美团小黄车活动,商家为啥都抢着报名?
上个月,小区门口王姐的奶茶店突然挂出个新招牌——“骑行到店立减3元”,我还纳闷呢,这跟美团小黄车有啥关系。结果第二天下午三点,二十多辆亮黄色单车齐刷刷停在店门口,外卖小哥都差点没地方停车。王姐边摇奶茶边跟我唠:“现在年轻人就爱边骑车边找优惠,我这个月营业额多了小两万!”
一、免费广告位挂满大街小巷
你发现没,最近解锁美团单车时,手机界面老弹出“附近商户优惠”。我家楼下那家川菜馆子,自从上了单车推送,晚上六点半准点排队,老板娘说就跟在骑行人手机里开了分店似的。根据美团商业合作白皮书(2023)数据,接入活动的商户日均曝光量能涨120%-180%,特别是餐饮类商户,周末午间曝光峰值能达到平日的3倍。
曝光渠道 | 传统传单 | 朋友圈广告 | 小黄车活动 |
单日覆盖人数 | 500-800人 | 3000-5000人 | 1.2万-2万人 |
有效转化率 | 0.8%-1.2% | 1.5%-2% | 3.8%-5.6% |
二、客流量比下雨天的伞摊还热闹
健身房张老板有招绝的——把体验课优惠券塞进骑行奖励包里。结果现在每天下午五点到七点,健身房里穿梭的紧身衣小姐姐,十个有八个是骑小黄车来的。他们店的数据显示,通过骑行活动带来的客户,办卡率比自然进店客户高22%,最绝的是这些客户平均每周会重复到店2.3次。
- 餐饮类商户:晚市客流提升40%-65%
- 美容美发类:新客占比达58%
- 便利店:骑行用户客单价高出普通客户9元
三、省钱妙招比大妈砍价还实在
对比过才知道,在超市门口发半个月传单的钱,够在美团活动里挂整整两个月。我们隔壁文具店李叔算过账,原来每个月要花3000块做地推,现在用骑行活动的定向推送,同样效果只花了800块,还不用雇人站街发传单。
不同营销方式成本对比(月均)
支出项目 | 线下地推 | 信息流广告 | 小黄车活动 |
人员成本 | 2400元 | 0元 | 0元 |
物料制作 | 600元 | 0元 | 0元 |
平台服务费 | 0元 | 3500元 | 1200元 |
四、回头客养得比自家宠物还黏人
美甲店Lucy姐发现个有趣现象:通过骑行活动来的客户,60%都会把优惠券分享给闺蜜。她们店现在把会员系统和骑行里程挂钩,骑得越多美甲折扣越大,有个00后小姑娘为了攒里程,硬是每周三次骑车来修指甲,顺便还带火了她家的手部护理套餐。
写字楼里的快餐店更会玩,把“骑行打卡”和工作日套餐绑定。现在每到中午,穿西装的白领们边刷美团APP边念叨:“再骑两天就能换免费例汤了”。这种玩法下,客户月均复购次数直接翻了1.8倍。
五、三公里商圈变成自家前院
水果店陈老板的配送范围刚好卡在骑行热点区域,他现在每天准备50份“骑行专享果切”,不到傍晚就卖光。更妙的是,很多骑行者会顺路进店买矿泉水,这项原本不起眼的收入,现在每月能多出7000多块流水。
社区超市把矿泉水、纸巾这些重物设置成“骑行兑换商品”,大爷大妈们为了省搬运费,都学会扫码骑车了。超市王经理说,现在每天下午四点准时出现“骑行购物潮”,这个时段的销售额占全天35%以上。
春风里飘着淡淡的花香,街角咖啡店又传来熟悉的开锁提示音。看着骑行者们边停车边核对手机优惠信息,忽然明白为啥整条街的商户都爱在玻璃门上贴那个黄色单车标志了——这年头,车轮转着转着,就把客源转进门了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