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者荣耀平A冷知识:站着撸和走A到底哪个更快?
凌晨三点半,我蹲在训练营里疯狂测试鲁班七号的攻速阈值,手机屏幕的光照得眼睛发酸。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了——那些主播说的"走A能提高攻速"到底是不是玄学?今天咱们就用最笨的方法,把王者荣耀的攻击机制扒个底朝天。
一、先搞懂王者荣耀的攻击机制
很多人觉得走A就是边走边打,但实际上这涉及到三个关键参数:攻击前摇、攻击后摇和攻击间隔。就像你吃薯片要先伸手(前摇),嚼完才能伸手拿下一片(后摇),中间还得等包装袋回弹(间隔)。
- 攻击前摇:从点击普攻到伤害打出来的时间
- 攻击后摇:伤害打出后角色的收招动作
- 攻击间隔:系统强制规定的冷却时间
测试用的后羿裸装攻速是0%,这时候他的攻击间隔是1.5秒。但实际测试发现,站着不动连续普攻时,每次攻击的完整周期是1.8秒——多出来的0.3秒就是后摇在作怪。
二、走A真的能取消后摇吗?
我拿着秒表测了上百组数据,发现个反常识的现象:走A并不能缩短攻击间隔。系统那个1.5秒的硬CD像堵墙,你走位再风骚也跨不过去。
测试英雄 | 站着A周期 | 走A周期 |
后羿0%攻速 | 1.8s | 1.8s |
马可波罗75%攻速 | 0.8s | 0.8s |
但为什么职业选手都在走A?秘密藏在攻击前摇里。比如公孙离的伞刚出手瞬间就可以移动,这时候走位能提前调整站位。就像篮球投篮出手后立刻回防,虽然不影响投篮速度,但能抢占防守位置。
1. 攻速阈值的影响
王者荣耀的攻速成长是阶梯式的。测试鲁班七号时发现,当攻速堆到26.2%这个阈值时,站着A和走A的差距突然缩小到0.05秒——这点差距在实战中基本可以忽略不计。
2. 英雄特性差异
有些英雄的走A收益特别大:
- 公孙离:伞出手就能走位
- 马超:收枪动作自带位移
- 老夫子:二技能加速期间走A更顺滑
而像黄忠开大这种固定炮台模式,走A反而会打断攻击节奏。这就像炒菜时非要颠勺,有些菜适合有些菜会翻车。
三、实战中的三个真相
经过通宵测试,我整理出这些容易踩坑的细节:
1. 走A的核心价值是生存 在1v1对拼时,站着不动输出确实能多A出一下。但团战中走A能躲技能,这个价值远大于那点理论DPS。就像打架时站桩输出可能多打一拳,但闪避能让你少挨十拳。
2. 攻速溢出后走A更流畅 当攻速超过某个临界值(比如后羿的153.2%),后摇时间会缩短到几乎能被走位完全覆盖。这时候走A的手感会明显变好,但实际攻击频率还是卡着系统设定的上限。
3. 移动速度影响走A质量 测试发现,带着红buff或者出影刃的英雄,走A时会不自觉地多走半步。这就像穿拖鞋跑步容易迈大步,虽然不影响步频但改变了节奏。
天快亮了,训练营里的木桩已经被我打得冒烟。最后说个冷知识:雅典娜的强化普攻如果走A太快,会直接吞掉这次伤害——这个bug从S22赛季到现在都没修好。所以啊,王者荣耀的攻击机制就像泡面包装上的牛肉图,理论和现实总是有点差距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