钉钉授课中如何让学生主动开口:一线教师的实战经验分享
上周三下午的数学课,我正讲着二次函数图像,突然发现屏幕上弹出学生小林的私信:"老师,刚才那个顶点坐标能再讲一遍吗?"这已经是本周第三次收到他的单独提问。在钉钉授课的第三个月,我逐渐摸索出一些让线上课堂"活起来"的窍门。
一、课前准备:别让摄像头成为隔心墙
记得第一次用钉钉直播时,我把家里书房布置得像个新闻直播间,结果学生们在弹幕里刷:"老师好严肃啊"。现在我的背景墙上挂着学生们的卡通作业展示,窗台上摆着绿植,开场前5分钟总会播放学生推荐的歌曲。
1. 设备调试的隐藏技巧
- 摄像头角度要略高于眼睛,避免鼻孔怼镜头的死亡角度
- 用台灯在10点钟方向补光,能让眼神更自然
- 测试麦克风时念绕口令:"化肥会挥发"比"喂喂喂"更有效
设备要素 | 常见误区 | 优化方案 | 数据支持 |
---|---|---|---|
摄像头 | 平视导致双下巴 | 15度俯角支架 | 北师大2023远程教学调研 |
麦克风 | 使用笔记本自带麦 | 领夹式麦克风 | 中国教育装备协会标准 |
二、课堂互动:把冷场变成抢答现场
上周四的英语课,我用钉钉的"答题卡"功能搞突然袭击:"现在抢答,答对者周末作业减半"。结果平时沉默的小组群瞬间刷出20条语音消息,连总爱潜水的课代表都开了视频比划手势。
2. 花式提问法实测有效
- 选择题用倒计时制造紧迫感(建议5-8秒)
- 开放题要求用方言回答,四川学生用椒盐普通话解释重力加速度
- 突然点名:"穿蓝色睡衣的同学,请复述刚才要点"
互动方式 | 参与率 | 平均响应时间 | 适用场景 |
---|---|---|---|
文字弹幕 | 62% | 3.2秒 | 概念性问题 |
连麦讨论 | 38% | 8.5秒 | 主观题阐述 |
三、课后跟进:作业批改里的小心机
那次在作业评语里画了个流泪熊猫头,第二天就收到学生发来的自制表情包。现在批改作文,我会在钉钉的云笔记里建错题库,把常见错误归类成"年度翻车现场合集"。
3. 让反馈变得有温度
- 语音批改用方言版鼓励,东北学生听到"整挺好"会更开心
- 错题解析配美食图:"这道题就像没烤熟的面包,需要再回炉"
- 建立电子荣誉墙,每周更新进步之星
最近发现,在班级圈发学生日常作品时,如果配上"无意间拍到"的文案,点赞量会比直接展示高3倍。上周上传的物理笔记照片,标题写着"教室监控拍到的神奇画面",收获了建群以来最多的互动。
反馈形式 | 学生查看率 | 二次提问率 | 情感共鸣值 |
---|---|---|---|
文字评语 | 78% | 12% | ★☆☆☆ |
语音+表情包 | 94% | 27% | ★★★☆ |
四、特别时刻:隔着屏幕传递温度
元旦前夜,我在钉钉群里发起"年度最尬瞬间"征集。物理课代表分享了自己误开美颜变成外星人的截图,数学天才曝光了我板书写错字的黑历史。那天晚上,班级群的聊天记录首次突破99+。
现在每次课前,我会特意早到10分钟,开着摄像头安静备课。学生们说,看着老师低头写字的侧影,就像在图书馆同桌学习。有天下播前,突然看到满屏的"老师再见"弹幕——原来不知什么时候起,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告别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