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第一个玩上了《我的世界》?这事儿还真有点意思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凌晨两点半,我盯着屏幕上的像素方块突然想到个问题——当年第一个打开《我的世界》的人到底是谁?这问题像卡在拖鞋里的乐高积木似的硌得慌,干脆泡了杯速溶咖啡开始刨根问底。

1. 这事儿得从Notch的硬盘说起

2009年5月10日,马库斯·佩尔松(就是大名鼎鼎的Notch)在他位于斯德哥尔摩的公寓里,往自己博客发了条现在看能值一套房的帖子:"刚上传了个叫《洞穴游戏》的测试版,想玩的转我25瑞典克朗"。当时他肯定没想到,这个用Java写的方块世界后来能火成这样。

第一把玩我的世界的人是谁

  • 关键时间点:5月10日23:41(UTC+2)博客更新
  • 文件名称:minecraft_0.0.11a_01.jar
  • 定价策略:买断制(后来改成按版本收费)

我翻到个2010年的老论坛截图,Notch自己回忆说:"最早那版连保存功能都没有,玩家死了就得从头挖"。这让我想起当年玩FC游戏不插记忆卡的痛苦时光。

2. 首批玩家的数字考古

通过比对Mojang早年的服务器日志和PayPal交易记录(没错,最早是用PayPal收钱的),能确认这些信息:

玩家ID 购买时间 备注
Notch 程序启动时 开发者测试账号
RinkuHero 5月13日 02:17 现存最早第三方购买记录
Kinten 5月13日 09:42 首个在论坛发体验帖的玩家

叫RinkuHero这位老哥特别有意思,他在2011年接受 indieDB 采访时说:"当时以为是买了个挖矿模拟器,结果打开发现连矿石都没有,只有泥土和石头"。现在看这评价简直像在吐槽米其林餐厅的免费餐前面包。

第一把玩我的世界的人是谁

3. 考古发现的有趣细节

深挖当年资料时发现了些冷知识:

  • 最初版本的世界高度限制只有64层(现在384层)
  • 没有昼夜循环,永远都是黄昏光线
  • 破坏方块会掉落对应材质的"资源球",要手动捡取

Notch在开发日志里写过段特别有生活气息的话:"昨晚测试时被朋友家的猫踩到键盘,意外发现按F可以切换第一人称视角,这个bug就保留下来了"。现在想想,要是当年那只猫踩的是Delete键,可能就没现在的吃鸡模式什么事了。

3.1 那些"第一"的珍贵记录

第一把玩我的世界的人是谁

根据Minecraft Wiki的考据:

  • 第一个建筑:Notch测试用的泥土塔(后来塌了)
  • 第一次死亡:RinkuHero掉进自制的地洞
  • 首次多人联机:2009年5月31日,Notch和女友的弟弟

有个冷知识可能连老玩家都不知道——最早那批玩家建的存档如果留到现在,能在level.dat文件里找到个叫"FirstGeneration"的隐藏标签。这就像游戏界的恐龙化石层。

第一把玩我的世界的人是谁

4. 为什么这个答案很重要

你可能觉得研究这个像数泡面里的牛肉粒一样无聊,但想想看:

  • 这关系到数字人类学——我们怎么记录虚拟文明的起源
  • 游戏保存技术演进史(早期存档会随版本更新损坏)
  • 独立开发模式的变迁(从个人项目到微软收购)

我在翻2009年的TIGSource论坛时,看到个玩家抱怨"花25克朗就买了堆会消失的方块"。现在这哥们要是还留着购买凭证,估计能在eBay上拍出天价——最早的交易记录截图去年在收藏市场炒到了4000美元。

第一把玩我的世界的人是谁

咖啡见底的时候突然想到,或许真正的"第一个玩家"是Notch养的那只猫?毕竟它确实用爪子参与了这个世界的创造。窗外天都快亮了,屏幕上的像素太阳正好升起来,和十三年前那个瑞典程序员看到的是同一个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