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三午后三点半,李老师蹲在幼儿园后院的梧桐树下,看着五岁的朵朵正把掉落的树皮往画纸上拼。这个总爱扎羊角辫的小姑娘,已经用松果、鹅卵石和干树枝创作出三幅让家长惊叹的立体拼贴画。这种场景正在越来越多的幼儿园上演——当彩色卡纸和超轻粘土逐渐失去新鲜感,自然材料正在打开艺术启蒙的新世界。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自然材料开启幼儿园艺术启蒙新世界

藏在四季里的艺术课

春日的柳条还带着嫩芽时,中班的孩子们把它们弯成环形,系上野花做成自然王冠;盛夏的暴雨过后,被冲刷得发亮的石子成了最好的绘画载体;等到深秋,不同形状的落叶在美工区堆成小山,叶脉拓印的沙沙声能持续整个上午。

季节材料清单

  • 春季:野花茎秆、蒲公英绒球、湿润的黏土块
  • 夏季:
  • 秋季:
  • 冬季:松针、冻住的冰片、树皮碎屑

当石头遇上蜡笔

在阳光分园的实践案例中,使用自然材料的孩子作品保存率达83%,比传统材料高出近20个百分点。园长王慧拿出上周的观察记录:"用银杏叶做翅膀的蝴蝶画,孩子们能准确说出每片叶子的采集位置,这种与材料的深度联结是买来的材料无法实现的。"

自然材料 传统材料
单件作品耗时 42分钟 28分钟
二次利用率 65% 17%

材料收集的学问

有十年教龄的美术组长张莉摸索出一套分类法:把收集筐分成"硬质区"和"软质区",要求孩子们戴棉布手套操作。每周四的"自然寻宝日",她会带着放大镜教孩子观察树皮的纹理走向。

安全处理三步法

自然材料开启幼儿园艺术启蒙新世界

  • 阳光暴晒6小时以上
  • 食用级白醋浸泡10分钟
  • 用旧牙刷清除缝隙杂质

家长也能玩起来

梧桐幼儿园的家校手册里特别提醒:周末郊游时带个帆布袋,装回形状特别的落叶或石头。小雨妈妈发现女儿现在出门总会盯着地面找"宝贝",上周用海鲜市场的牡蛎壳做了幅海岸立体画,贝壳里还粘着细沙。

暮色渐浓,朵朵举着刚完成的树皮小屋跑来,马尾辫上沾着不知哪来的草籽。远处传来收材料的铃声,但好几个孩子仍蹲在墙角,认真比较着两块鹅卵石的花纹深浅。这样的场景,或许就是艺术启蒙最美的样子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