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人格艺术设定集:一场哥特美学的纸上狂欢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凌晨三点半,我第N次翻开这本沉甸甸的硬壳书,咖啡渍还留在第47页的监管者设计草图上——这大概就是游戏美术宅的日常吧。《第五人格艺术设定集》这个让玩家又爱又恨的"氪金大坑",其实藏着太多网易没在游戏里讲清楚的秘密。

一、这本砖头书到底装了啥?

刚拿到手时差点被重量惊到,后来发现光是角色原画就占了三分之二厚度。从2018年公测时的元老级角色,到2022年的"心理学家"这些新面孔,所有设计迭代过程都被摊开来给你看。最让我意外的是那些被废弃的监管者造型,比如有个长着蜘蛛腿的修女版本红蝶,现在想想没实装真是可惜了。

  • 角色篇:47位求生者+监管者的三视图、表情设定、早期草稿
  • 场景篇:湖景村疯人院的建筑结构剖析,连墙砖纹理都有标注
  • 道具篇:狂欢之椅的27版修改记录看得人头皮发麻
  • 废案集:那个会变形的月亮河公园过山车你敢信?

冷门但震撼的细节

杰克玫瑰手杖 最初设计是带倒刺的刑具
红蝶般若相 面具参考了能剧"泥眼"技法
永眠镇电车 车厢编号藏着开发组生日

二、翻着设定集才懂的暗线

游戏里零碎的剧情线索在这本里突然连成了线。比如监管者们的生前故事其实都有对应年代的真实事件——厂长的皮革厂影射维多利亚时代童工问题,黄衣之主章节里那些扭曲的渔船,原型是1926年纽芬兰渔场大饥荒。

第五人格艺术设定集介绍

美术组在访谈章节里坦白,他们为了考据19世纪精神病院的束身衣款式,差点被图书馆管理员当成变态。这种偏执狂式的细节控,造就了游戏里那种精致到毛骨悚然的质感。

角色设计进化史

  • 第一代(2017):杰克造型直接挪用开膛手杰克传说
  • 第二代(2018):加入更多机械元素,比如小丑的火箭筒
  • 第三代(2020后):东西方元素混搭,像红夫人和川上富江的联动

三、那些让你起鸡皮疙瘩的创作笔记

凌晨翻到"噩梦"监管者设计页时真的后背发凉。原画师在旁边批注:"尝试把人的颅骨结构反转,让牙齿长在眼眶位置"。这种疯狂又严谨的创作过程,解释了为什么游戏里的怪物总带着某种违和的真实感

最珍贵的可能是最后三十页的材质实验报告。为了表现血渍的陈旧感,他们测试了咖啡渍、红酒、酱油在宣纸上的渗透效果——没错,你游戏里看到的那些发黑的血迹,其实是美术组打翻的星巴克。

四、买前必看的劝退指南

当然这书也不是完美无缺。校对错误多到能玩找茬游戏:第89页把鹿头的诞生年份写错,第203页的英文介绍里混进了拼音。最气人的是部分废案只有模糊缩略图,比如那个传说中的"动物园地图",根本看不清具体设计。

如果你期待看到完整剧情解析可能会失望。虽然角色关系图比游戏里详细,但关键时间线还是藏着掖着。不过看在那些手写批注的份上——比如某页角落写着"凌晨四点画的,咖啡喝太多手抖"——这种人间真实反而让人会心一笑。

窗外天都快亮了,合上书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用便签纸做了二十多处标记。或许这就是艺术设定集的魅力,它把那个充满咖啡因和橡皮屑的创作现场,原封不动地塞进了你的书架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