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吃活动物的人会面临什么样的行政责任
生吃活动物的人会面临什么样的行政责任?这些细节你必须知道
最近几年,你在短视频平台可能刷到过这样的画面:有人抓起活蹦乱跳的章鱼直接塞进嘴里,或是生吞还在扭动的青蛙。这些猎奇视频的背后,其实藏着不少法律风险。今天就让我们用唠家常的方式,聊聊这些行为可能引发的行政责任。
一、法律依据明明白白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》第三十四条,明确禁止生产经营"腐败变质、油脂酸败、霉变生虫、污秽不洁、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"。那些还在挣扎的活体动物,显然属于"感官性状异常"的范畴。
- 2021年深圳案例:某主播生吃活龙虾被举报,市场监管局依据《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》对其处以2万元罚款
- 2022年杭州通报:美食博主因直播生吃活章鱼,账号被永久封禁
二、具体处罚看情节
1. 罚款标准有讲究
违法情形 | 处罚依据 | 罚款幅度 |
个人首次违法 | 《食品安全法》第124条 | 5万-10万元 |
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| 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第26条 | 10-15日拘留+罚款 |
涉及直播平台 | 《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》 | 封号+追缴违法所得 |
2. 不同地区有差异
北京去年更新的《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》特别新增了"禁止以猎奇方式加工食用活体动物"的条款。而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在实际执法中,对网络主播的处罚往往从重从严。
三、你可能不知道的冷知识
- 生吃田鸡可能触犯《野生动物保护法》
- 食用特定品种的活鱼需要办理《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》
- 即使是自家养殖的动物,公开传播生吃过程仍属违法
四、特殊情形要当心
去年在成都某农家乐就发生过这样的事:游客现场点杀活兔后直接生吃,结果被其他游客举报。经调查发现该兔子未经过检疫,最终农家乐被吊销执照,当事人被处以8万元罚款。
五、如何避免踩雷
- 拍摄美食视频前咨询当地市场监管部门
- 确保食材来源合法且有检疫证明
- 注意加工方式是否符合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》
最近武汉某网红餐厅推出的"活虾刺身"被叫停事件,再次给我们敲响警钟。其实换个角度想,把新鲜食材做成精致料理,既安全又体面,何必非要追求那种原始的生猛呢?看着锅里咕嘟咕嘟冒泡的热汤,闻着慢慢散发出来的香气,这才是中国人最爱的美食体验啊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