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神来了活动策划:如何进行人员培训
女神来了活动策划:用对方法,让培训不再“走过场”
周末逛商场时,看到化妆品专柜的临时展台前站着三位导购。穿粉色制服的小姑娘正拿着试用装手足无措,旁边穿黑西装的组长急得直跺脚:"昨天不是教过你怎么介绍产品成分吗?"这个场景让我想起去年负责某美妆品牌「女神来了」主题活动时,亲眼见过的新人培训翻车现场。
一、培训不是照本宣科,得先摸清三个底细
某次活动前三天,我们临时增加了10名兼职人员。培训主管直接把产品手册往桌上一拍:"把这三页背熟就行"。结果当天有位顾客询问防晒霜的补涂间隔时,三个新人给出了"两小时""四小时""出汗就要补"三种不同答案。
1. 人员底细早知道
- 全职员工:平均服务年限1.2年,能熟练操作收银系统但缺乏场景应变能力
- 兼职人员:00后大学生占比83%,沟通主动但产品知识薄弱
- 督导团队:每场活动配置2名,需强化跨部门协调能力
岗位类型 | 知识缺口 | 培训重点 |
销售岗 | 产品成分、场景化推荐 | 角色扮演训练 |
服务岗 | 客诉处理、动线引导 | 案例复盘分析 |
技术岗 | 设备调试、突发应对 | 沙盘推演实操 |
2. 活动流程划重点
还记得去年秋季那场快闪活动吗?我们把签到处的动线设计成心形,结果当天因为引导员没吃透流程,导致前半小时出现5次人流对冲。现在每次培训必做全流程沙盘推演,用乐高积木搭建等比缩小的活动现场模型。
3. 应急方案要落地
某次户外活动突遇暴雨,新人小王抱着抽奖箱就往雨里冲。后来我们整理了8大类36项应急预案,现在遇到突发情况,最淡定的反而是兼职学生。
二、培训现场有门道,这些妙招很管用
上个月给某轻奢品牌做培训时,督导组长老张掏出个神奇道具——会说话的人形立牌。立牌预设了20种常见问题,新人靠近就会自动播放标准应答话术。这种沉浸式训练让产品知识考核通过率提升了40%。
1. 产品知识要"活学"
- 把成分表编成顺口溜:"二裂酵母修护忙,烟酰胺来提亮光"
- 用美妆蛋当教具,演示不同肤质的上妆手法
- 设置"真假话"游戏:快速辨别产品话术中的常见误区
2. 服务流程要"走心"
我们设计了五感体验训练法:蒙眼辨别护肤品香味、听声辨位接待顾客、触摸不同材质试用品。有位学员在培训反馈里写:"原来隔着口罩也能闻出柑橘调前调,太神奇了!"
传统培训 | 场景化培训 |
纸质考试 | VR模拟客诉处理 |
单向讲解 | 真人NPC情境演练 |
标准话术 | 定制化应答模板 |
3. 突发应对要"实战"
某次模拟训练时,我们故意安排"顾客"把粉底液打翻在体验台上。观察发现:67%的新人第一反应是道歉,只有12%会立即取出清洁工具。现在每次培训必备意外状况盲盒,抽到什么场景就现场解决。
三、培训效果要保鲜,跟进措施不能少
上周巡店时看到暖心一幕:入职半个月的小李正在教新人使用皮肤检测仪。这种老带新接力机制是我们从航空公司的机组协作中获得的灵感,现在新人上岗适应期缩短了3天。
- 每日晨会5分钟情景问答
- 建立"问题银行":收集现场难题兑换培训积分
- 设置流动"培训锦囊":每班次传递经验便签
窗外的梧桐树开始抽新芽,商场中庭又传来熟悉的品牌活动音乐。看着培训室里认真演练的新人,忽然想起那位把卸妆油当精华液介绍的迷糊姑娘,现在已经成了带教导师。或许这就是培训的魅力——让每个参与者都能在活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