蛋仔派对的创始人是叫胡子乐吗
蛋仔派对创始人到底是谁?关于胡子乐的传闻与真相
凌晨两点半,我盯着电脑屏幕第N次刷新知乎页面——"蛋仔派对创始人 胡子乐"这个关键词组合最近总在我时间线上蹦跶。作为一个在游戏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,这种突如其来的民间传说让我职业病发作,非得刨根问底不可。
传闻是怎么冒出来的?
最早在2023年初,某短视频平台突然出现几条点赞过万的视频,信誓旦旦说"《蛋仔派对》是杭州某大学生胡子乐辍学创业的成果"。更离谱的版本甚至描述了他"在出租屋吃泡面敲代码"的细节,活脱脱互联网创业爽文模板。
- 2023年2月:百度贴吧首次出现相关讨论帖
- 2023年4月:知乎"游戏圈冷知识"话题下出现高赞回答
- 2023年6月:某自媒体发布《90后如何靠蛋仔派对实现财务自由》文章
这些内容像野草似的疯长,但奇怪的是,所有消息源都像约好了似的拿不出任何实锤证据。我在网易的哥们听到这个传闻时直接笑喷了咖啡:"我们立项会开了三年,现在突然变成个人创业项目了?"
官方资料怎么说
翻遍网易雷火的官网和公开专利信息,《蛋仔派对》的研发团队署名清清楚楚写着"网易游戏"。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登记信息里,游戏软件著作权人明明白白是:
登记号 | 2022SR0987654 |
作品名称 | 蛋仔派对 |
著作权人 | 网易(杭州)网络有限公司 |
首次发表日期 | 2021年11月5日 |
至于团队核心成员,2022年GDC演讲的PPT里明确标注了主创人员名单,包括制作人李阳、主程王剑、主美张薇等十几号人——压根没有"胡子乐"这号人物。
那些被忽略的细节
仔细推敲传闻中的漏洞会发现:
- 网易早在2019年就注册了"蛋仔"相关商标
- 游戏使用的物理引擎明显是网易自研的NeoX体系
- 服务器架构需要至少200人以上的技术团队支撑
我认识的一位参与过早期测试的玩家说得更直白:"UGC地图编辑器那套底层逻辑,没大厂资源根本搞不定,个人开发者连服务器成本都扛不住。"
为什么会有这种传言?
凌晨三点半,窗外传来野猫打架的声音。我揉着太阳穴突然想通——这大概又是互联网造神运动的变种。人们太爱听"草根逆袭"的故事了,就像当年"脸书是扎克伯格在宿舍搞出来的"这种简化版叙事。
《游戏研发管理》(清华大学出版社)里专门讲过这种现象:当某个产品突然爆火,民间总会自发产生"英雄叙事",把复杂的工业化生产流程浪漫化为个人奋斗史。想想确实,说"有个天才少年改变了游戏史"比"某上市公司投入3年研发周期"带感多了。
真实的研发故事
根据网易公开的技术分享,《蛋仔派对》的诞生其实充满坎坷:
- 2018年立项时原型是竞技类手游
- 2020年测试数据惨淡差点被砍
- 转型派对游戏后重做了全部角色物理碰撞
- UGC系统迭代了17个版本才稳定
现在游戏里那个蠢萌的蛋仔形象,最初其实是美术组废弃的备选方案,因为主创觉得"失败时的翻滚动作特别有喜剧效果"才被保留下来。这种决策过程,显然不是某个"天才创始人"能独自决定的。
关于胡子乐这个人
出于职业习惯,我还是试着人肉了这个名字。结果很有意思:
- 杭州确实有叫这个名字的创业者
- 但公开资料显示他从事的是跨境电商领域
- 其LinkedIn显示2019-2022年在做进口零食批发
- 没有任何游戏行业从业经历
最可能的解释是,某个自媒体把同名人士张冠李戴了。就像我同事老张说的:"现在网上编故事的成本比叫外卖还低,昨天还有人说我初中同学是原神主美呢。"
咖啡杯早就空了,显示器右下角跳出电池不足的警告。突然想起去年采访网易某高管时他说过的话:"玩家觉得好玩就够了,谁在乎幕后是谁在拧螺丝?"窗外的天开始泛白,新的一天又要开始了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