蛋仔派对玩陀螺怎么画的
蛋仔派对玩陀螺到底怎么画?手把手教你从零开始
凌晨三点,我第N次在草稿纸上画废了一个陀螺后,终于悟了——这玩意儿真没想象中那么简单。今天就把我这半个月折腾出来的经验,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你听。
一、先搞明白陀螺长啥样
你以为陀螺就是个圆锥加根棍子?太天真了!蛋仔派对里的陀螺至少有三个关键特征:
- 胖乎乎的锥形身体,底部特别圆润
- 顶部有个显眼的半球形凹槽
- 旋转时会出现的动态残影线
我刚开始画的时候,总把底部画得太尖,结果怎么看都像支铅笔。后来对照游戏截图才发现,底部弧度至少要占整个高度的1/3才够Q弹。
二、分步骤拆解画法
1. 基础轮廓搭建
拿张纸随便画个十字线,竖线是陀螺的中轴线。从顶部往下约1/5的位置开始,用两条对称的弧线画锥体:
位置 | 技巧 |
顶部1/5处 | 先画个小半圆当凹槽 |
中间部分 | 弧线要像吹饱的气球 |
底部 | 突然收窄成小圆点 |
画废了七八张之后,我发现用铅笔先轻轻描特别重要——那些看起来一笔成型的教程都是骗人的!
2. 动态效果处理
要让陀螺看起来在转,得加三条关键残影线:
- 最外层用虚线画大圆弧
- 中间层实线稍微细些
- 内层用点状线制造速度感
凌晨两点半的实验证明,线条间距控制在2-3毫米效果最自然。太密像毛线团,太疏又像得了帕金森。
三、那些没人告诉你的细节
上周在奶茶店等人时,我观察了二十多个路人画的陀螺,发现三大翻车现场:
- 把凹槽画成火山口(深度别超过半径!)
- 残影线完全平行(实际应该微微发散)
- 底部忘记画微小反光点
特别提醒:蛋仔陀螺的材质感要靠短弧线排布来表现,千万别画成光溜溜的玻璃。
四、不同状态下的变体画法
游戏里陀螺可不是永远立着的:
状态 | 特征 |
准备阶段 | 稍微倾斜15度左右 |
加速时 | 残影线变成波浪形 |
碰撞后 | 出现锯齿状震动线 |
有次我忘记画倾斜角度,朋友直接问:"你这陀螺死机了?"
五、工具选择玄学
试遍了手头所有笔之后:
- 针管笔:适合描边但容易晕染
- 彩色铅笔:画残影有奇效
- 普通中性笔:千万别用!线条会黏在一起
现在固定用0.3mm的樱花勾线笔,配上便签纸大小的素描本。太大画着累,太小施展不开——别问我怎么知道的,抽屉里那些迷你本子都是血的教训。
画到第36个陀螺时突然开窍,原来最难的不是线条,是把握那种马上要倒又不倒的微妙平衡感。就像现在窗外的天色,介于黑夜与黎明之间,手里的笔还在纸上沙沙响着...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