携程活动运营:如何利用广告进行活动宣传
携程活动运营:广告宣传的实战指南
上周和做旅业的朋友聚餐,他边涮羊肉边叹气:“明明投了广告,活动报名人数还不到目标的1/3。”这场景让我想起携程活动运营部的张姐——去年双十一她们团队用广告组合拳,硬是把酒店套餐销量推高了180%。今天咱们就来唠唠,如何像专业选手那样玩转活动广告。
一、先搞清楚广告要解决什么问题
去年清明小长假,某景区在携程推9.9元门票,结果广告投了三天才发现:游客根本不知道要提前预约。这种“广告投放和活动设计脱节”的情况,就像炒菜不放盐——再好的食材也白搭。
1.1 活动类型与广告目标的对应关系
- 拉新型活动:去年暑期携程亲子游项目,用地理位置定向+酒店实拍视频,新客占比提升67%
- 促销型活动:今年618大促,在用户搜索“周边游”时触发动态折扣广告,转化率比常规广告高42%
- 品牌型活动:冬奥期间结合运动员代言广告,品牌搜索量单日峰值破百万
活动阶段 | 广告策略 | 核心指标 |
预热期(前7天) | 悬念式短视频+搜索关键词拦截 | 预约量/搜索量 |
爆发期(活动当天) | 实时竞价广告+社交平台晒单引导 | 转化率/客单价 |
长尾期(结束后3天) | 用户UGC内容再营销 | 复购率/NPS |
二、广告投放的黄金组合公式
上个月帮朋友优化广告,把原来的单一信息流投放改成搜索广告+朋友圈本地推+携程站内资源位的组合,ROI直接从1:3跳升到1:5.8。这里面的门道,咱们拆开细说。
2.1 渠道选择的排列组合
- 微信朋友圈广告:适合35-45岁家庭客群,用亲子互动场景+倒计时组件
- 抖音挑战赛:年轻用户多的目的地,结合网红打卡模板
- 携程站内弹窗:针对已收藏酒店/景点的用户精准触达
2.2 出价策略的隐藏技巧
去年国庆有个案例特别有意思:某温泉酒店把下午时段的出价调低30%,结果反而获得更多曝光。原来平台算法会把竞争力评分和用户意图综合考量,不是出价高就一定赢。
时段 | 常规出价 | 智能调价 | 效果对比 |
工作日9-11点 | ¥3.2/点击 | 系统自动±20% | 转化量提升38% |
周末20-22点 | ¥4.5/点击 | 设置上限¥6.0 | 成本降低24% |
三、让广告效果翻倍的细节操作
记得去年帮民宿老板优化广告,只是把“特价房”改成“推开窗见竹海的特价房”,点击率就涨了2倍多。这些实操细节,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手。
3.1 创意内容的四维检测法
- 视觉锤:首图保留20%品牌色,比如携程的蓝色系
- 文字钉:用“省心/专属/限量”等触发词
- 行动钮:避免“立即购买”改用“马上占位”
- 信任状:展示实时预订数或剩余库存
3.2 落地页的四大黄金区块
上周看到个反面案例:广告说“买一送一”,点进去要翻三屏才找到活动说明。好的落地页应该像磁铁,3秒内抓住用户注意力。
- 头图区:动态展示活动核心利益点
- 信任区:实时滚动“xx用户刚下单”
- 内容区:用对比图展示套餐价值
- 行动区:悬浮按钮随屏移动
最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:很多商家开始用天气预报做动态广告。比如上海连续雨天时,推“雨中古镇套餐”的点击率比常规广告高70%。这种应景的广告创意,就像给用户递了把及时伞,想不转化都难。
优化项 | 常规方案 | 创新方案 | 效果提升 |
按钮文案 | 立即预订 | 抢占最后10席 | +41% |
价格展示 | ¥599起 | 省¥320(原价919) | +63% |
四、别让广告费打水漂的避坑指南
去年有个惨痛教训:某景区在抖音投的广告带来大量点赞,但核销率不到5%。后来发现用户都是被美景视频吸引,根本不知道需要提前预约。这就好比请客吃饭忘了说地址,客人再喜欢也找不到门。
4.1 广告效果监控的三大误区
- 只看点击量不看页面停留时长
- 用整体ROI掩盖渠道差异
- 忽视自然流量带来的协同效应
4.2 预算分配的动态调整
上个月测试发现,把20%预算转移到短视频广告后,虽然单次点击成本涨了15%,但带来的用户平均预订金额高出83元。这就跟炒股票一样,不能光看单价,得算整体收益。
最近和行业里的朋友交流,发现大家都在尝试AI生成广告素材。有家旅行社用这个办法,把广告制作周期从3天缩短到3小时,测试不同风格的成本直降70%。不过要注意,机器生成的文案得人工把关,毕竟再智能的AI也还不懂“人间烟火气”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