浙江绳艺活动有哪些著名的参与者或传承人
浙江绳艺活动里的“手艺人江湖”
走在浙江的青石板路上,时不时能看到竹篾与彩绳在老人手里翻飞成蝴蝶、牡丹的模样。这些被称为“绳艺”的民间技艺,可不是简单的编绳子——它藏着千年手艺人的智慧密码。今天咱们就来认识几位把绳子玩出花来的浙江老师傅。
一、老底子的绳艺江湖
据《浙江民间工艺志》记载,明代杭州府志里就提到过“结彩为楼,悬灯结彩”的习俗。到了清光绪年间,宁波慈溪的王氏绳结铺靠着给官家做仪仗装饰,成了江南有名的“绳子大王”。
1. 西子湖畔的活字典
王秀兰婆婆今年78岁,住在杭州运河边的小巷里。她家祖传的“十八罗汉结”在2015年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。老人家每天雷打不动做三件事:
- 早上用苎麻搓基础绳
- 下午教社区孩子打平安结
- 晚上给博物馆修复古灯笼穗子
代表作品 | 技法特点 | 文献记载 |
钱塘观潮图挂饰 | 六股立体编织法 | 《杭州民间工艺传承谱系》 |
雷峰塔记忆绳画 | 染色蚕丝混编 | 2019年非遗展品目录 |
2. 天台山里的“绳侠”
戴个草帽、穿着对襟衫的师傅,在天台县开了间“清风绳艺社”。他家的绝活是用山藤编铠甲,去年给电视剧《风起洛阳》做了二十多套武士护腕。有次省里专家来考察,发现他自创的“云雾绕”编法,和南宋《武林旧事》里记载的禁军装备制作手法有七成相似。
二、新时代的绳子魔法
在义乌小商品市场三楼拐角,90后姑娘林小满的摊位总是围满外国客商。她把传统中国结改良成:
- 带LED灯的婚庆挂饰
- 能当手机链的微型盘扣
- 混纺金线的生肖手绳
创新产品 | 材料突破 | 销售渠道 |
夜光祈福结 | 磷光纤维+桑蚕丝 | 跨境电商平台 |
可拆卸盘扣胸针 | 磁吸式设计 | 杭州亚运特许商店 |
3. 大学教室里的绳艺课
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李敏教授最近有点忙,她主编的《绳结里的数学之美》成了网红教材。有次在课堂上,学生们用拓扑学原理破解了传了五代的“九连环结”口诀,这事还上了《浙江科技报》。
三、藏在市井的绳子江湖
宁波鼓楼边的茶馆老板周伯通(街坊都这么叫他),每年冬至前后会在店里挂出“百结帘”。去年有位台湾客人认出,其中有个结法和他奶奶嫁妆箱上的装饰一模一样,俩人当场对着老照片研究了一下午。
绍兴安昌古镇的酱园老板娘金彩凤更绝,她用晾酱货的麻绳编成十二生肖,挂在店门口当活招牌。有次省电视台来拍纪录片,镜头跟着她现编了个带“安昌”二字的绳画,现在这个款式成了古镇最抢手的伴手礼。
暮色渐浓时,杭州河坊街的铺子陆续亮起灯笼,那些挂在檐角的流苏、系在招牌上的彩绳,在晚风里轻轻摇晃。这些看似平常的绳结,串起了手艺人的春夏秋冬,也系着浙江人说不完的生活故事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