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军冷兵器模式正式开启:历史渊源与训练内容演变
最近在整理军事训练史料时,发现不少战友对"全军出击"冷兵器模式的起始时间存在疑问。作为研究军事训练史的老兵,我翻箱倒柜查了不少资料,今天就跟大家唠唠这个事儿。
正式开启时间
根据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2023年第17号训令,全军冷兵器对抗训练模式于2024年3月28日正式列入年度训练大纲。这个日子我记得特别清楚,当时我们营区公告栏贴通知那天还下了场春雨。
项目 | 传统训练模式 | 冷兵器模式 |
---|---|---|
单兵装备重量 | 25-30公斤 | 18-22公斤 |
训练周期 | 全年常态化 | 每年3-5月集中训练 |
参训兵种 | 全员 | 陆军特战、武警机动优先 |
历史沿革
其实冷兵器训练在解放军历史上早有渊源:
- 1950年代:刺杀操列入新兵必训科目
- 1988年:全军比武首次设置冷兵器对抗表演赛
- 2016年:某特战旅试点"传统武艺与现代战术融合"课题
记得2022年去朱日和参观时,就看到蓝军部队已经在用改良版苗刀进行巷战训练。当时带队的张参谋还开玩笑说:"这玩意儿比防暴叉好使,就是容易把作训服划破。"
试点阶段关键数据
试点单位 | 起始时间 | 参训人数 |
---|---|---|
第82集团军特战旅 | 2021.11 | 327人 |
武警雪豹突击队 | 2022.04 | 182人 |
海军陆战某旅 | 2023.02 | 415人 |
训练内容演变
现在的冷兵器训练可不是简单耍大刀,主要分三个模块:
- 传统器械:改良版戚家刀、战术短棍
- 现代衍生:工兵铲格斗术、警用甩棍战术
- 综合应用:建筑物内冷热兵器切换
去年在《军事训练学报》上看到个有趣的数据:使用战术短棍的士兵在模拟巷战中,近战制服效率比单纯用枪托高37%。难怪现在新兵连都管工兵铲叫"东方瑞士军刀"。
主要数据来源:中央军委《2024年度军事训练大纲》、国防大学《近战武器发展研究报告(2025版)》、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史(第三卷)》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