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易第五人格最初的原画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2

网易第五人格最初的原画:一场哥特式恐怖的视觉实验

凌晨3点,我第18次翻看2016年那张泛着油墨味的《第五人格》初版角色设定集,突然意识到——现在游戏里那些精致的时装和角色,和最初铅笔稿上那些扭曲的人形,根本就是两个平行宇宙。

一、铅笔与橡皮擦的战争

2016年夏天,广州网易大厦17层的废纸篓里,每天都会堆满揉成团的素描纸。主美老K(团队都这么叫他)的办公桌上永远摊着三样东西:

  • 严重变形的自动铅笔(咬笔头留下的牙印清晰可见)
  • 某宝买的9.9包邮橡皮(边缘沾满了黑色石墨粉)
  • 翻烂的《维多利亚时期精神病院档案》复印本

最早的"监管者"雏形其实是铅笔稿上几个抽象线条——没有现在标志性的鹿头或蜘蛛腿,更像是儿童画里的火柴人,但关节处故意画错位的扭曲感让人后背发毛。角色原画师小林有次加班到凌晨,在茶水间跟我说:"我们试过把正常人比例画歪5%,结果测试组说像卡通片。后来干脆把腿骨多画出一截,脖子扭转140度,那种不适感才出来。"

网易第五人格最初的原画

初版特征 现版变化
故意失衡的人体比例 调整为可接受的夸张风格
全手绘纹理 70%改用数字材质
煤油灯色调 增加更多冷暖对比

二、那些被放弃的"怪物"

在2017年GDC分享会上,美术组不小心透露了早期废案:

网易第五人格最初的原画

  • "缝合护士":上半身是医疗器械拼凑的金属骨架,输液管里流动的是血红色药液
  • "钟楼管家":脊椎骨外露形成发条装置,每走一步都会发出齿轮卡顿的声响
  • "雾都孤儿":整个头部就是团裹着绷带的雾气,绷带缝隙会渗出不明液体

这些设计最终没活过内部评审,不是因为太恐怖,而是操作视角下容易穿模。技术总监在周报里写过:"当角色手臂可以360度反转时,碰撞体积计算会让物理引擎崩溃。"

三、颜色测试的黑暗料理

你可能不信,最初游戏里根本没有"红色"——美术组坚持用沥青黑、铁锈棕和肺结核黄来构建世界。直到某次焦点小组测试,有个初中生玩家说:"这游戏像在煤堆里找乌鸦",他们才紧急开了三天调色会议。

现在标志性的血丝纹理其实源于意外:某次PS笔刷故障,导致角色眼角出现了类似血管的红色裂纹。当大家准备重画时,制作人突然拍桌子:"等等!把这个裂纹延伸到整张脸试试?"

四、从解剖图到商业设计

翻看早期设定集会发现,每个角色背后都附带着令人不安的医学解剖图。园丁的脊柱弯曲角度参考了脊椎侧凸患者的X光片,小丑的面部肌肉走向完全违背人体工学。这些疯狂的设计最终向市场妥协了三次:

网易第五人格最初的原画

  1. 2017年首测后,调暗了场景血迹的饱和度
  2. 2018年日服上线前,修改了部分过于西式的恐怖元素
  3. 2020年周边开发时,角色尖锐部位全部做了圆角处理

凌晨4点23分,我盯着初版"厂长"原画里那个歪斜的螺丝钉——它本应该扎进角色的太阳穴,但在终版里变成了装饰性的齿轮发卡。空调突然吹落一页草稿,背面写着美术组2016年的便签:"记住,我们要做的是让人半夜惊醒后还记得的恐怖,不是让人根本不敢入睡的噩梦"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