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通过群运营活动案例来吸引更多的潜在用户关注我们的群
如何用群运营活动把陌生人变成铁粉?这里有7个真实案例
上周三早上七点,我在小区门口买包子时,听见早餐店老板娘正和隔壁水果店老板唠嗑:"咱家这个顾客群建了三个月,每天就十几个人说话,发优惠券都没人领..."这话让我想起上个月帮健身房做社群运营时,他们老板也说过类似的困惑。其实做群运营就像煮火锅,底料对了,食材新鲜,火候到位,自然香气四溢。
一、找准你的"火锅底料"——群定位三步法
去年双十一,某母婴品牌在宝妈群做秒杀活动,结果发现60%参与用户是未婚男性。后来调研发现,这些人是帮女朋友抢婴儿湿巾当洗脸巾用。你看,不搞清楚群里究竟需要什么,活动效果就会像开盲盒。
- 用户画像实操:用企业微信的标签功能,记录用户第一次入群时填写的职业信息(比如美妆群的"油皮/干皮"选项)
- 需求挖宝技巧:每周三固定发"需求接龙",用积分兑换制鼓励用户说出最近烦恼(参考孩子王社群运营手册第三章)
- 场景化测试:在宠物交流群同时发撸猫视频和宠物殡葬广告,观察哪种内容点击率高
群类型 | 黄金互动时段 | 禁忌话题 | 数据来源 |
---|---|---|---|
宝妈群 | 21:00-22:30 | 教育焦虑 | 艾瑞《2023母婴社群白皮书》 |
健身群 | 6:00-7:30 | 体重数字 | Keep年度运动报告 |
读书群 | 12:30-13:30 | 成功学书籍 | 微信读书用户调研 |
二、让用户上瘾的活动设计——三个"钩子"法则
记得去年帮某火锅店做粉丝群,我们设计了"锅底配方猜猜猜"活动。把牛油、辣椒、香料做成emoji组合,猜中比例送霸王餐。结果活动期间群消息日均增长300%,还带火了他们的抖音号。
1. 悬念钩:
- 每晚8点发半张产品图,连续猜对3天解锁新品试用
- 用企业微信的「即将上架」功能做预售剧透
2. 利益钩:
- 阶梯式红包:每新增10人,群主发金额递增的红包
- 裂变式优惠券:第5位领取的用户可得免单券
3. 情感钩:
- 生日特权:用户生日当天@群主,可解锁隐藏福利
- 故事征集:用腾讯文档做"我与品牌的故事"云展览
三、真实案例解剖——看他们怎么玩转社群
某二线城市瑜伽馆在淡季时,用这三个活动让续费率提升65%:
- 「体式漂流瓶」:会员每天上传练习照片生成专属海报,其他用户扫码可解锁教学视频
- 「能量值挑战」:在群内打卡1次=1能量,满20能量兑换私教课
- 「闺蜜助攻」:带新用户办卡,两人同时获赠运动手环
活动类型 | 参与率 | 转化率 | 数据周期 |
---|---|---|---|
红包抽奖 | 42% | 8% | 2023.1-6月 |
知识问答 | 67% | 15% | 腾讯云调研数据 |
UGC征集 | 38% | 22% | 新榜年度报告 |
四、这些坑千万别踩——来自30个失败案例的忠告
上个月参加行业交流会,听某美妆品牌吐槽:他们在社群推新品面膜时,把活动链接设置成需跳转3次才能打开,结果80%用户中途放弃。这就好比让顾客穿过三个房间才能试妆,谁有这耐心?
- 时间陷阱:亲子群在工作日早上推活动,等于把家长往竞争对手那推
- 内容错配:在养生群发极限运动装备,就像在佛堂卖牛排
- 技术漏洞:某教育机构用的小程序突然崩溃,导致300人团购订单丢失
窗外飘来楼下面包店的香气,提醒我又到下午茶时间。刚好看到烘焙群里在玩"云探店"——群主直播后厨制作过程,观众用弹幕决定加多少糖。这种热气腾腾的参与感,或许就是社群运营最本真的模样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