蛋仔派对创造过程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蛋仔派对是怎么做出来的?一个游戏背后的真实故事

凌晨3点,我第17次被"嘿哟嘿哟拔萝卜"的魔性BGM洗脑时,突然特别好奇——这个让我家小侄子疯狂到半夜偷玩手机的小圆球,到底是怎么诞生的?查了三天资料,问了好几个做游戏的朋友,发现这过程比蛋仔滚山坡还曲折...

一、最初就是个"不务正业"的脑洞

2019年网易某个会议室里,几个策划正为新项目头秃。当时吃鸡类游戏火得发烫,但他们美术组长突然扔出张草图:"要是把玩家都变成QQ弹弹的圆球会怎样?" 纸上画着几个像糯米糍粑的小人,在游乐场里撞来撞去。

  • 主程序当场反对:"物理碰撞计算会要命"
  • 市场部同事眼睛亮了:"比写实画风省30%研发成本"
  • 最年轻的00后策划突然哼起《超级马力欧派对》BGM

后来才知道,这个看似胡闹的创意其实藏着小心机:当时App Store前100名里,有43款是休闲竞技游戏,但全都在卷写实画风。

蛋仔派对创造过程

二、把橡皮泥扔进游乐园

早期测试版本简直灾难——

版本 致命bug 解决方案
0.1 蛋仔卡在旋转木马裆部 给所有设备加"防卡臀"空气墙
0.3 30人同屏时手机发烫能煎蛋 牺牲部分毛发渲染精度
0.7 玩家用BUG叠罗汉登顶 故意保留并做成"蛋塔挑战"玩法

最绝的是动作设计。有次程序小哥看到女儿玩橡皮泥,突然把物理引擎参数全改了——现在蛋仔那种duangduang的质感,其实是模拟橡皮泥混合果冻的奇怪状态。

三、让耳朵先上瘾的阴谋

你们肯定被那个"嘿哟~"洗脑过对吧?音效团队偷偷告诉我:

  • 跳跃声是捏保鲜膜+打湿的毛巾
  • 撞击音效用了改装后的放屁垫
  • 最损的是淘汰音效——测试时用"啊~哦"玩家反馈不够痛,改成现在版本后,小学生玩家淘汰率下降了11%

配乐更绝。主旋律本来是中规中矩的电子乐,直到某天作曲者家楼下开了家儿童乐园。现在你们听到的魔性旋律,其实是把儿歌《拔萝卜》加速120%后混进了Disco节奏。

彩蛋:隐藏最深的声效彩蛋

在团队赛地图边缘蹲下30秒,能听到极轻的呼噜声——这是录音师3岁儿子的午睡实录。当初只是临时占位音效,结果测试玩家都说"莫名想保护这个声音",就保留下来了。

四、那些气死策划的玩家操作

正式上线后,开发组每天都要面对灵魂拷问:

  • 为什么蛋仔能卡进摩天轮轴承里?
  • 怎么用弹簧床把队友弹到地图外?
  • 为什么在滚筒洗衣机里转300圈会解锁隐藏表情?

最离谱的是有个六年级玩家,用20个蛋仔在终点前叠出金字塔。这个bug后来被做成了愚人节特别模式,还衍生出"蛋仔土木工程"的玩家流派。

现在你们在游戏里看到的很多奇怪机制,其实都是玩家教他们做的。比如:

蛋仔派对创造过程

玩家发明 官方化后名称
用香蕉皮在终点线铺陷阱 欢乐障碍赛
集体把道具扔给一个人 蛋仔军火商
故意输比赛刷表情包 摆烂大赛

五、凌晨四点的更新现场

认识个在网易食堂工作的阿姨说,蛋仔团队有个神秘传统:每次大版本更新前夜,会议室就会变成大型手工现场——

蛋仔派对创造过程

  • 3D建模师在捏黏土找手感
  • 文案组在玩你画我猜找梗
  • 主策拿着水枪突袭测试组电脑

有次为了调"揪住揪住"那个拉人动作的力度条,他们真的买了十斤糯米糍,让实习生们互相投掷记录抛物线。第二天保洁阿姨看到满墙黏糊糊的手印差点报警...

现在知道为什么每次更新都像在拆盲盒了吧?这群人根本就是把游戏当巨型手工乐园在搞。

写到这儿天都亮了,远处幼儿园又开始放《拔萝卜》——完蛋,我脑子已经自动把歌词替换成"嘿哟嘿哟蛋仔多"了...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