饿了么取消活动后的用户获取成本分析
饿了么取消活动后,用户拉新成本涨了多少?
早上七点的包子铺飘着热气,王老板边和面边叹气:"平台补贴说停就停,现在搞满减就像从面团里挤水。"这话听着耳熟,最近半年饿了么取消各类优惠活动后,商家和平台都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阵痛。
一、优惠活动下线引发的连锁反应
去年中秋那会儿,我家楼下奶茶店挂着"满20减8"的饿了么海报,排队取餐的外卖小哥能把人行道占满。今年再去瞧,海报边角都卷了,店长说现在满减最高就5块。这种变化背后,是平台方在悄悄调整运营策略。
指标 | 活动期(2022Q4) | 无活动期(2023Q2) | 数据来源 |
单用户获取成本(CAC) | 32.5元 | 47.8元 | 艾瑞咨询2023外卖行业报告 |
新用户首单转化率 | 28% | 15% | 易观千帆2023年6月数据 |
用户生命周期价值(LTV) | 189元 | 156元 | 饿了么2022-2023年度财报 |
1.1 补贴消失后的用户迁徙
就像小区门口的早餐店突然取消买一送一,常客们自然就溜达到隔壁去了。数据显示,停止大额满减的三个月里,美团外卖的新安装量环比增长23%,抖音本地生活的餐饮订单量更是暴涨178%。
1.2 获客渠道的重新洗牌
- 地推团队从商场撤场,改蹲写字楼电梯口
- 开屏广告从明星代言换成免配送费提示
- 短信营销频次从每周2条增加到5条
二、成本上涨背后的秘密账单
我家楼下快递站的老张说得实在:"现在送快递的箱子,十个里有六个印着美团青蛙。"这话虽糙,却道出了获客成本飙升的真相。
2.1 看不见的营销开支
某区域经理透露,现在要说服商户参加新客立减活动,平台得额外补贴商户15%的让利。而在去年,这个数字还停留在8%左右。
2.2 用户习惯的温水效应
就像用惯热水器的人突然要自己烧水,习惯了补贴的用户对价格变得异常敏感。易观数据显示,取消大促后的用户比价行为增加41%,平均决策时长从2.3分钟延长到4.7分钟。
三、破局之路上的新尝试
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:早餐摊的阿婆都开始教顾客用饿了么吃货卡积分换茶叶蛋。这些细微变化,藏着平台应对成本压力的智慧。
策略 | 实施效果 | 成本变化 | 数据来源 |
会员体系升级 | 次月留存率+9% | 单个会员运营成本-3元 | 2023年饿了么内部运营月报 |
社区拼单功能 | 午间订单密度+17% | 配送成本/单-1.2元 | 比达咨询2023即时配送研究报告 |
3.1 从撒网捕鱼到精准垂钓
- 写字楼电梯里的工作日套餐推荐
- 小区门禁系统集成的点餐二维码
- 便利店收银台摆放的限时优惠立牌
3.2 存量市场的精耕细作
就像老农伺候自留地,现在运营重点转向唤醒沉睡用户。通过分析用户历史订单,给三个月未下单的用户推送最爱菜品5折券,这个动作让召回成本比拉新低38%。
四、行业变局中的生存智慧
最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:常去的川菜馆把饿了么接单提示音改成了"您有新的美团订单"。店家不好意思地说这是平台要求的,得让用户感觉商家同时在多个平台活跃。
晚风拂过街边的外卖电动车,骑手们手机里不时传出不同平台的接单提示音。这场无声的较量,或许就像我家楼下那棵老槐树,年年褪了旧皮又长新枝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