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者荣耀学习的是什么游戏
王者荣耀到底学的是哪款游戏?这事得从头捋
凌晨三点,我又在峡谷里连跪五把。气得关掉手机突然想到个问题——这游戏到底是从哪学来的套路?网上有人说抄LOL,有人说模仿DOTA,还有人说像风暴英雄...今天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。
先说结论:它是个"缝合怪"
你要是非让我用一句话总结,王者荣耀就像个游戏界的"优等生"——把MOBA类游戏的作业都抄了,但抄出了自己的解题思路。不信你看:
- 地图布局:三条路+野区的结构,和英雄联盟2011年的地图相似度90%
- 防御塔机制:那个逐渐增强的护盾,明显是参考DOTA22014年的更新
- 装备系统:简化版的LOL装备树,但加入了风暴英雄的天赋系统影子
核心玩法到底像谁?
2015年刚出那会儿,玩过LOL的都能一眼认出那些"熟悉的配方":
元素 | 来源游戏 | 相似度 |
补兵机制 | LOL | 85% |
野怪刷新 | DOTA | 70% |
技能冷却 | 风暴英雄 | 60% |
但你要说完全照搬就太外行了。就拿后羿的大招来说,表面看像寒冰射手的R,实际上弹道速度和命中判定完全重做了——这就像把麦当劳的薯条配方改良成更适合中国人口味。
手机上的操作革命
这里必须夸天美工作室的改造能力。把PC端MOBA的复杂操作简化到两个拇指就能完成:
- 取消了反补机制(DOTA玩家狂怒)
- 自动瞄准系统(手残党福音)
- 装备自动购买(再也不用回城买装备)
这些改动当时被核心玩家骂"太休闲",但正是这些"背叛传统"的设计,让王者荣耀在2016年突然爆火。我表弟就是那时候入坑的,现在他连LOL的QWER都按不利索。
英雄设计的"拿来主义"
最引发争议的还是英雄设计。早期的亚瑟简直就是盖伦的换皮,连技能名称都懒得改:
沉默改成击飞、大招特效从剑变成圣光...这种程度的"改编"确实容易挨喷。但到2017年王者荣耀2.0版本后,原创英雄比例明显提升,像元歌这种机制复杂的英雄,在移动端MOBA里算是突破性设计了。
皮肤系统的神来之笔
这里不得不提王者荣耀真正的创新——皮肤属性加成。虽然只加10点攻击看着不多,但结合中国玩家的收集癖...这招比LOL的纯外观皮肤狠多了。据腾讯2020年财报显示,赵云引擎之心皮肤单日流水就破亿。
赛事体系的弯道超车
很多人没注意到,王者荣耀的赛事体系其实学的是守望先锋联赛的城市战队模式。但搞得更接地气:
- KPL战队必须绑定城市(成都AG、重庆狼队)
- 赛季周期缩短到3个月(保持热度)
- 允许女选手参加(打破职业电竞性别壁垒)
去年看KPL总决赛时,现场那些应援灯牌比明星演唱会还夸张。这种本土化运营,是纯移植的英雄联盟手游到现在都没学会的。
为什么最终是它赢了?
说到底,王者荣耀最厉害的不是模仿谁,而是知道什么该抄,什么该扔:
保留了MOBA的核心乐趣——推塔、团战、装备成长;扔掉了影响手机体验的复杂操作;再加入微信社交链...这种精准的手术刀式改造,比那些硬搬PC体验的手游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。
写到这儿天都亮了,看了眼手机发现赛季还有三天结束。算了,再打两把排位吧——这次我玩元歌,保证不送人头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