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区贴通知活动中如何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
社区贴通知活动中,如何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?
上周三傍晚,我在社区公告栏前碰见张阿姨。她正拿着手机拍下居委会新贴的"暑期学习互助活动"通知,嘴里念叨着:"我家那小子马上要中考了,这活动倒是挺及时,可怎么才能找到适合他的学习法子呢..."
一、先搞明白自己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
记得去年参加社区读书会时,教语文的李老师说过:"选学习方法就像选鞋子,合不合脚自己最清楚。"我们在社区活动室做了个小测试:
- 视觉型学习者:看到思维导图就两眼放光
- 听觉型学习者:听讲座比看书效率高两倍
- 动觉型学习者:必须动手做实验才能记住知识点
学习类型 | 适合场景 | 效果提升率 | 数据来源 |
视觉型 | 社区资料墙展示 | 63% | 《学习科学》2022 |
听觉型 | 邻里互助讲座 | 58% | 市教育研究院 |
动觉型 | 社区手工坊 | 71% | 华东师大实验数据 |
二、社区资源巧搭配
我们社区最近推出的"学习资源角"特别实用。王叔家上高三的闺女,每天下午都会来这儿:
- 15:00-16:00 用公共电脑看教学视频
- 16:30-17:30 参加退休教师辅导班
- 晚饭后和邻居组队背单词
三、试试"番茄工作法"改良版
上次社区组织的学习方法分享会上,住3栋的程序员小王教了个妙招:
- 普通番茄钟:25分钟学习+5分钟休息
- 社区加强版:40分钟深度学习+10分钟邻里交流
- 秘密武器:用居委会发的计时器,到点自动提醒整层楼的学习小组
四、建立学习反馈圈
我在社区快递驿站墙上发现个好东西——学习进度分享墙。上周李奶奶的孙子在这儿贴了张英语打卡表,现在已经有20多个孩子跟着一起背单词了。他们自创的"错题本漂流"特别有意思,把做错的题目写在社区公共笔记本上,下个人解题时还能看到之前的错误思路。
五、别小看环境的力量
我们社区自习室最近调整了座位布局,效果立竿见影:
区域类型 | 入座率变化 | 平均停留时长 |
单人隔间 | +35% | 2.3小时 |
小组圆桌 | +62% | 3.1小时 |
阶梯讨论区 | +89% | 4.2小时 |
傍晚的社区广场上,几个中学生正在路灯下讨论数学题。张阿姨举着刚买的西瓜走过来:"我家那小子现在天天盼着来参加学习小组,说是比自个儿闷头学有意思多了..."暖黄色的灯光照在孩子们的书页上,蟋蟀在草丛里断断续续地叫着,谁家的高压锅正"嗤嗤"冒着白气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