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运期间的文化节庆活动
春运路上的人间烟火:那些温暖归途的文化节庆
腊月廿三刚过,老张就攥着抢到的动车票往老家赶。刚出广州南站,他就被满街的橘子树晃花了眼——金灿灿的果实挤在墨绿枝叶间,花市摊主正操着粤语吆喝:"年桔旺宅,阖家平安!"这场持续二十天的迎春花市,让拖着行李箱的游子们还没到家,就先闻到了年的味道。
南北春运线上的文化驿站
当返乡专列驶过长江大桥,车厢里飘起热干面的香气时,武汉户部巷的百节龙灯正在试灯。扎灯师傅踩着人字梯,把最后一片龙鳞装点妥当,红黄绸布在寒风中猎猎作响。这种从明朝传下来的手艺,今年要给三十万旅客表演夜光游龙。
北方篇:冰雪里的年味
北京地坛庙会的糖画艺人老李,腊月就开始熬糖稀。他的生肖转盘前永远围满小孩,铜勺在青石板上浇出带热气的轮廓。"去年春运期间接待了八万游客,"他边说边把刚成型的糖画递给扎羊角辫的小姑娘,"比平日多三倍不止。"
-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:零下25℃里的冰雕马拉松
- 太原晋祠庙会:面塑师傅指尖的《西游记》
- 西安城墙灯会:用万盏花灯重走丝绸之路
南方篇:花市与乡音
在深圳开往成都的K486列车上,两个川妹子正翻看手机里的金沙太阳节攻略。青铜立人像造型的彩灯、三星堆纹样的剪纸,这些元素让她们提前进入了蜀地的新年结界。列车长说这趟车春运期间要加挂五节车厢,因为"打工人们都要回去看老家的年俗"。
活动名称 | 地域特色 | 参与规模 | 数据来源 |
自贡国际恐龙灯会 | 彩灯+侏罗纪主题 | 日均3.2万人次 | 四川文旅厅2024年报告 |
泉州闽南春晚 | 南音+拍胸舞 | 线上线下超百万 | 泉州文化局公开数据 |
南宁东盟风情秀 | 跨境民族歌舞 | 单日最高5.7万 | 广西日报春运专题 |
流动中国的文化拼图
在郑州东站的候车厅,河南坠子传承人王师傅支起了流动戏台。三弦声一起,拖着拉杆箱的人群渐渐围成圆圈。有位东北大哥掏出手机录像:"给我妈看看,这和俺们那旮沓的二人转不一样嘞!"
特别企划:车站里的非遗快闪
今年上海虹桥站多了个蓝印花布装饰的展位,嘉兴粽娘现场教旅客包四角粽。蒸笼冒起白雾时,她手里的粽叶翻飞如蝶:"春运四十天,我们要消耗两吨糯米。"说着把刚出锅的肉粽分给候车的旅客,鲜香混着粽叶清气,飘满了整个B2候车区。
当G1376次列车驶离杭州东站,车窗外的临安水龙灯刚好点亮河道。粼粼波光映着车厢里归心似箭的脸庞,有个小男孩把脸贴在玻璃上,看那些浮在水面的荷花灯慢慢变成星星点点的光斑,消失在铁轨延伸的远方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