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世界以前的老动画
那些年,我们追过的《我的世界》老动画
凌晨两点半,我盯着电脑屏幕发呆,突然想起十年前用土豆网看《我的世界》动画的日子。那时候的方块人动画粗糙得可爱,现在翻出来看反而有种特别的治愈感——今天就聊聊这些带着像素味的童年回忆。
一、青铜时代:2012-2014年的野生创作
记得最早那批动画都是用游戏本体录制的,连光影mod都没有。作者们像拿着DV拍家庭录像,镜头晃得人头晕,但莫名真实。当时最火的几个系列:
- 《苦力怕的日常》:某韩国作者用定格动画做的,每集就30秒,苦力怕炸完房子还会捂嘴偷笑
- 「史蒂夫冒险记」:现在看简直土味十足,主角穿着默认皮肤在平地上打僵尸,解说员用变声器说话
- 那些红石机械展示视频:作者总会把镜头怼到活塞脸上,配着《Vicetone》的电子音乐
代表作 | 发布时间 | 标志性特征 |
《如何用TNT炸朋友》 | 2013.04 | 片头必放《Nyan Cat》 |
《终极过山车》 | 2012.11 | 全程第一人称视角 |
1.1 古早味制作秘辛
当时最流行的剪辑软件还是Windows Movie Maker,特效全靠预设转场。有个叫BlockMaster的作者在注释里写:"这集用了20小时渲染,我妈以为电脑中毒了"。现在想想,那些卡成PPT的动画反而比现在4K视频更有温度。
二、白银时代:2015-2017年的专业升级
随着Mine-imator这类专业工具出现,动画突然精致了起来。人物开始有表情了(虽然笑起来像恐怖片),还出现了剧情向大作:
- 《Herobrine的诅咒》系列:开创了MC动画的悬疑流派,每集结尾必留白眼睛特写
- 那些沙雕番外篇:比如末影人偷方块被当场抓获,作者会给它加"咕杀"的日文字幕
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——这时期的作者都爱在片尾放制作花絮,要么是穿模笑场,要么是渲染失败的鬼畜画面。现在看这些比正片还有趣。
2.1 经典镜头语言解析
翻出硬盘里存的《钻石争夺战》第三集,发现早期运镜已经很有想法了:
场景 | 技法 | 现代对比 |
地下矿洞戏 | 用火把光影制造悬念 | 现在直接打全局光 |
末地决战 | 龙息烟雾遮挡转场 | 改用AE粒子特效 |
三、黄金时代:2018-2020年的巅峰与告别
当《动画人生》拿到千万播放时,整个圈子都在狂欢。这个时期的作品开始有电影级分镜,甚至出现了专业配音演员。但也是这时候,很多老作者突然停更了——后来在某个直播里听说,他们有的去做了游戏原画,有的转行做短视频。
最近重看《最后的锻造师》,发现弹幕里都是"2024年考古"。当年追更时嫌更新慢,现在倒希望他们永远别完结。有个叫CreeperCola的作者在最后一集彩蛋里藏了句话:"谢谢你们陪方块人长大"。
窗外天快亮了,浏览器标签页还开着某个2016年的动画合集。突然发现进度条已经缓冲完毕,那个穿着钻石套的像素小人,永远定格在向观众挥手的最后一帧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