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州电信活动到底在吸引谁?看完这篇你就懂
最近在温州街头巷尾,总能看到蓝底白字的电信广告牌。张大妈买菜时跟邻居嘀咕:"这送路由器又送流量的,到底划算不?"隔壁刚毕业的小王也挠头:"说是学生套餐打五折,我这工作半年的算不算?"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聊,这些优惠活动究竟是给哪些人准备的。
一、家里宽带总卡顿的温州家庭
老城区那些住了二十多年的居民楼里,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对话。"老李啊,你家孙子上网课又掉线啦?""可不是嘛,这破网速看个春晚都卡顿"。温州电信最新推出的"全家福"套餐,明显就是盯着这些三代同堂的家庭。
- 典型用户画像:五马街周边的老住户,家里有学龄儿童和退休老人
- 最关心的事:宽带稳定性>月租价格>附加赠品
- 成交秘诀:装维人员上门检测网络环境的服务
对比维度 | 老年家庭用户 | 年轻租房群体 |
套餐偏好 | 长期合约(2年起) | 月付灵活套餐 |
办理渠道 | 社区营业厅 | 手机APP下单 |
数据来源 | 《2023温州市民通信消费调研》(温大经济研究所) |
二、流量总不够用的年轻打工人
在茶山大学城周边的奶茶店里,经常能看到年轻人边刷短视频边等餐。温州电信最近在饿了么平台推的"夜间流量包",9.9元享20GB,上线三天就被抢购一空。这类用户有几个明显特征:
- 手机型号集中在2000-4000元价位段
- 每月25号前后咨询"流量加油包"最多
- 对B站、抖音免流活动最感兴趣
他们为什么犹豫?
上周在龙湾万达的线下活动,有个穿汉服的妹子纠结了半小时:"这个合约机是要用满24个月吧?要是中途换工作离开温州怎么办..."这说明流动人口居多的城市特性,正在深刻影响电信产品的设计。
三、开小公司的生意人
瓯海大道沿线那些汽配厂老板,最近接到电信客户经理电话的频率明显增加。做阀门生意的陈老板跟我说:"他们新推的那个云监控套餐,比我现在用的某品牌便宜三分之一,就是不知道靠不靠谱。"
企业类型 | 核心需求 | 决策周期 |
10人以下商铺 | 带公网IP的宽带 | 3-7天 |
制造类企业 | 车间网络覆盖 | 1-3个月 |
数据来源 | 《浙江省中小企业通信需求蓝皮书》(省经信委) |
四、刚来温州的"新温州人"
动车南站出口处的电信摊位,每天都能见到拖着行李箱的年轻人。工作人员告诉我:"最近咨询量比春运时还多,很多都是来温州找工作的毕业生。"这类用户最看重首月1元体验这样的低门槛活动,但又担心合约期陷阱。
有意思的发现
柳市镇某个营业厅的台账显示,外来务工人员办理业务时,65%会同时开通老家的亲情号。这个细节说明,跨省通信服务可能是个待挖掘的金矿。
五、银发族的智能新生活
松台山公园晨练的大爷大妈们,现在聊天内容都升级了:"昨天电信小妹教我用视频客服,比跑营业厅方便多了!"针对老年群体的"孝心套餐"有三个设计巧思:
- 纸质账单必须邮寄
- 子女远程代缴费功能
- 字体超大的专属APP界面
夜幕降临时,五马街的电信体验店还亮着灯。店员正帮一位阿姨调试新装的智能门锁,玻璃门上贴着的"预存话费送小度音箱"海报随风轻摆。路过的小情侣驻足看了看套餐内容,继续走向灯火通明的纱帽河夜市...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