杭州西溪园区的小卖部阿姨都知道,每年5月10日阿里巴巴门口总会排起长队。这个被称作「阿里日」的活动,正是马云亲手设计的团队建设经典案例。从创业初期的18罗汉到如今25万人的商业帝国,这位被员工称作「风清扬」的创始人,用二十年时间打造了独特的团队凝聚力密码。
阿里人的集体记忆
在蚂蚁森林种下第500万棵树时,有位老阿里人告诉我:「马老师的团建从来不是吃吃喝喝,每次活动都能让你记十年。」翻开阿里巴巴的发展史,能看到这些刻在DNA里的团队建设印记:
- 2005年启动的阿里日——家属参观日与集体婚礼的结合体
- 武侠文化破冰仪式——新人要给自己取花名闯关
- 年会上的马云变装秀——从白雪公主到迈克尔·杰克逊
沙漠里的领导力课堂
2013年敦煌戈壁滩上,马云带着30位高管进行了四天三夜的徒步。背着20公斤装备在风沙里前行时,现任蚂蚁集团CEO的井贤栋说:「马老师边走边聊,把战略拆解成脚下每一步。」这种「自虐式团建」后来演变为「风清扬班」固定项目。
活动类型 | 典型事件 | 参与规模 | 来源 |
文化传承类 | 新六脉神剑文化升级(2019) | 全球25万员工 | 阿里巴巴集团公告 |
战略共识类 | 湖畔大学内部研讨会 | 核心决策层 | 马云公开演讲 |
公益实践类 | 乡村教师计划(2015至今) | 累计3800人 | 马云公益基金会年报 |
武侠客栈里的头脑风暴
在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四号楼,有个常年挂着「光明顶」牌匾的会议室。每周三下午这里都会上演「华山论剑」——不同部门员工随机组队,用金庸小说角色扮演的方式讨论业务难题。这个起源于2009年的创意,最初是马云为了打破部门墙想出的妙招。
倒立看世界的哲学
「每个人都要学会倒立」这条古怪规定,曾是阿里销售团队的入职必修课。2001年在长城团建时,马云看到团队成员倒立合影突发奇想:「换个角度看问题,世界会不一样。」后来这演变为独特的「倒立文化」,连访客都能在园区看到倒立墙。
- 花名制度:要求全员使用武侠小说角色命名
- 战袍文化:双十一必穿的定制文化衫
- 武侠风会议室:光明顶、桃花岛、黑木崖
乡村教师带来的启示
2017年在三亚的乡村教师颁奖礼上,马云带着蔡崇信、彭蕾等合伙人,给获奖老师当了一天服务员。这种「角色互换」的团建模式,后来成为高管必修课。现任菜鸟网络CEO的万霖说:「给乡村教师端茶倒水时,突然理解了什么叫客户第一。」
合伙人制度的秘密
在阿里巴巴内部流传着「马老师请吃牛肉面」的故事。每个新晋合伙人都会收到马云亲自下厨做的面条,这个延续了十五年的传统,用筷子夹起了整个合伙人体系。现任CPO童文红回忆:「捧着面碗听马老师讲愿景,比任何合同都有分量。」
夜幕降临时,西溪园区访客中心还亮着「510茶水间」的灯牌。这里保留着马云创业初期请大家喝奶茶的习俗,玻璃柜里陈列着历年团建活动的照片。保安老张常跟新人说:「别看现在这么大场面,当年马老师带我们包饺子过年时,用的还是煤球炉呢。」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