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唠嗑:闫梦之心和蛋仔派对到底像不像?
凌晨两点半,我第N次刷到"闫梦之心抄袭蛋仔派对"的帖子,泡面汤都凉了还在翻玩家评论。这事儿吧,真不是非黑即白的判断题——就像我上周煮泡面忘关火,你说锅烧糊了到底该怪火太大还是我太马虎?咱们今天就用玩家视角,把这两个游戏掰开了揉碎了看看。
先唠唠这俩游戏是干啥的
蛋仔派对去年火得像我老家过年炸的麻团,满大街都是圆滚滚的蛋仔表情包。核心玩法特别简单:60个彩色汤圆(不是)在糖果色的地图里推推搡搡,最后留在场上的就是赢家。网易还给它塞进了UGC地图工坊,现在玩家自制图比我家楼下早餐店的包子种类还多。
而闫梦之心今年刚上线那会儿,我第一反应是"这UI配色怎么跟蛋仔的糖霜似的"。但玩了三小时发现,它更像把几种流行玩法拌在一起的麻辣香锅——有蛋仔式的闯关,但加了剧情闯关和装扮社交系统,角色也不是圆球是Q版小人。
几个关键对比
对比项 | 蛋仔派对 | 闫梦之心 |
核心玩法 | 大乱斗淘汰赛 | 剧情+竞速+装扮 |
美术风格 | 马卡龙色系+软萌建模 | 荧光色系+二头身角色 |
特色系统 | UGC地图工坊 | 穿搭评分系统 |
争议最大的五个点
我在玩家社区泡了半个月,发现大家吵得最凶的是这些:
- 配色既视感:闫梦的粉蓝紫配色方案,和蛋仔的糖果色像不像?美术生朋友跟我说这叫"赛道共性"
- 物理引擎:角色碰撞时的弹性质感,两个游戏都像在蹦蹦床上打架
- 基础操作:跳跃+冲刺+抓取的键位排布几乎镜像
- 赛季设计:都是12周更新主题赛季,连赛季名称格式都类似
- 社交动作:倒地挣扎的动作帧像复制粘贴
但有个细节很有意思——闫梦的剧情关卡里藏着音游玩法和穿搭评分,这部分和蛋仔完全两个路数。就像同样卖奶茶,一家专注珍珠一家主打奶盖,你说算不算抄袭?
法律角度怎么说
翻了下《游戏玩法著作权保护案例集》,发现个冷知识:玩法机制不受著作权保护。去年有款山寨糖豆人的被告了,最后法院判的是美术资源侵权,不是玩法抄袭。
闫梦的开发商显然研究过这个,他们把:
- 角色造型改成了二头身
- 地图障碍物换成电子风
- 连最像的"翻滚"动作都加了粒子特效
玩家真实反馈
我在三个平台爬了500多条评论,画风是这样的:
平台 | 支持抄袭说 | 反对抄袭说 |
微博 | 62% | 38% |
TapTap | 41% | 59% |
NGA | 53% | 47% |
有个TapTap玩家的比喻很妙:"就像看到两家火锅店都用红油锅底,你不能说后来者就是小偷,关键看毛料新不新鲜。"
行业老炮怎么看
问了个不愿透露姓名的策划,他边嗦螺蛳粉边说:"现在手游市场就像菜市场,番茄炒蛋谁都能做,但有人放葱花有人加糖。闫梦至少往锅里扔了剧情和换装这两味新料。"
不过他也提到,网易去年申请的"软体物理碰撞"专利可能会成为伏笔——如果能证明闫梦用了完全相同的物理算法,事情就不一样了。
凌晨四点的泡面汤里映着我憔悴的脸,突然想起前年《原神》和《塞尔达》的争论。游戏行业就像时尚圈,廓形相似不算抄,关键看针脚里的功夫。闫梦之心确实站在蛋仔的肩膀上,但它给小人穿的衣服、编的故事,又确实是新的针脚。
窗外早点摊开始支棚子了,最后说个发现:闫梦最近更新的"电子宠物"系统,倒是真没在蛋仔里见过——这大概就是市场竞争有趣的地方,逼着开发者往碗里加新料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