```html
麻醉中玩王者荣耀?这事儿真没你想的那么简单
凌晨两点半,我盯着电脑屏幕发呆,咖啡杯早就见底了。突然想起上周刷到个热搜——"患者全麻期间偷玩王者荣耀",评论区吵得跟野区团战似的。作为在手术室混过几年的前麻醉科护士,我差点把键盘摔了:"这届网友是真敢编啊!"
一、麻醉状态打游戏?医学上根本不可能
先说结论:全麻状态下别说五杀,你连手机都拿不稳。去年《中华麻醉学杂志》那篇论文写得明明白白,全麻会分三个阶段把你"干趴下":
- 诱导期:10秒内失去意识,比鲁班被兰陵王切还快
- 维持期:痛觉反射消失,肌肉完全松弛(跟队友挂机一个效果)
- 恢复期:逐渐清醒但定向障碍,这时候你连自己叫啥都想不起来
我见过最彪悍的骨科大哥,醒麻醉时把监测仪当敌方水晶捶,但你要他这时候开团?得了吧,他连技能键在哪都找不着。
那些"麻醉玩游戏"的真相
网传案例 | 实际可能性 |
局麻做手术时打游戏 | 可能,但医生会骂娘 |
全麻醒后立刻五杀 | 编的,这时候手抖得能演帕金森 |
麻醉中语音指挥队友 | 除非队友听得懂呼噜声 |
二、为什么医生绝对不允许你这么做
去年协和医院有个真实案例:患者局麻做脂肪瘤切除,非要单手打排位。结果因为情绪激动导致血压飙升,切口哗哗冒血,最后手术台变成了修罗场。主刀医生气得当场没收手机,据说后来在医生群里吐槽:"早知道该给他静脉推注10mg镇定,让他睡到赛季结束。"
主要风险包括但不限于:
- 影响生命监测:心电图乱跳会被误判为室颤
- 污染手术区域:手机比厕所门把手还脏
- 干扰麻醉深度:打团战肾上腺素飙升,麻药用量会失控
不同麻醉类型的清醒程度
(敲键盘声)等我翻下当年的笔记...
麻醉类型 | 意识状态 | 操作手机可能性 |
全身麻醉 | 完全无意识 | ❌ 做梦都梦不到 |
椎管内麻醉 | 清醒但下半身瘫痪 | △ 能看但不能动 |
局部麻醉 | 完全清醒 | ✓ 但医生会发飙 |
三、那些年我们拦下的"电竞患者"
值夜班时和同事聊过,各医院都有类似的"刺头":
- 非要直播割阑尾的网红
- 把心电监护仪当游戏背景音的宅男
- 麻醉前最后一句话是"帮我挂机"的中二少年
最绝的是某三甲医院麻醉科主任的应对策略——在术前谈话时严肃告知:"根据《王者荣耀》用户协议第3.2条,在失去自主意识期间产生的挂机行为,系统将判定为演员扣8分。"据说比讲医疗风险管用十倍。
(窗外传来鸟叫声,天居然快亮了...)
四、真想打游戏?试试这些替代方案
对于紧张到不行的手游党,我的建议是:
- 术前:下载些解压小游戏(比如合成大西瓜),比王者温和多了
- 等待时:看游戏直播过干瘾,记得调低音量
- 术后:等麻药完全代谢再上线,否则可能把治疗当补血包狂点
去年有个研究挺有意思——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发现,术前玩休闲游戏的患者比单纯听音乐的心率更平稳。当然,人家研究用的是《纪念碑谷》这种,不是让你在手术室开黑。
咖啡因耗尽的脑子开始当机,最后说个冷知识:全麻期间你的游戏角色确实可能被举报,但别担心——医学证明文件可以申诉成功,这大概是唯一能理直气壮挂机的正当理由了。
```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