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《我的世界》里折腾肉包子像素画,我踩过的坑和偷到的懒
凌晨两点半,第N次把猪肉块的像素调成屎黄色之后,我瘫在椅子上盯着屏幕发呆——鬼知道为什么要在游戏里复刻早餐摊的肉包子。但当你看到蒸汽从像素褶皱里冒出来的瞬间,那种满足感真的绝了。
一、为什么是肉包子?
去年看《中华小当家》重播时,那个发光包子的特写突然让我手痒。比起常规的风景或角色像素画,食物类至少有三大优势:
- 容错率高:蒸裂的包子缝?那是手工感
- 色彩简单:白皮、棕馅、绿葱,总共不到10种颜色
- 有现成参照:我家楼下早餐铺的蒸笼就是最佳模特
二、准备工作比想象中麻烦
原以为直接开游戏就能摆方块,结果光是前期准备就耗掉三个晚上:
1. 颜色采样灾难
用取色器对着真包子照片取样时,发现肉眼看到的"白色"实际是:
蒸汽阴影处 | #F5F0E6 |
褶皱暗部 | #E8D9C5 |
高光点 | #FFFDF5 |
游戏里最接近的羊毛颜色是白色混凝土,但反光太死板,最后混用了石英块和白色陶瓦。
2. 尺寸定夺难题
在32×32和64×64之间反复横跳:
- 小尺寸容易像馒头
- 大尺寸又失去像素画的精髓
最后折中选48×48,这个比例刚好能表现18个褶皱——别问我怎么数的,盯着蒸笼拍到被老板当变态。
三、施工过程中的血泪史
真正开始搭建时,那些教程里没写的坑才一个个冒出来。
1. 馅料 visibility 问题
按照现实逻辑,馅料应该完全包裹在面皮里。但在游戏里这么做会导致:
- 从大多数角度看都是白面团
- 侧面露馅又像破了的次品
最后的解决方案是制造"咬开状态",用楼梯方块做出撕扯感,肉馅故意溢出边缘3-4个像素。
2. 蒸汽的量子力学
尝试过四种方案:
- 玻璃方块:像冻住的冰雕
- 白色旗帜:飘动效果不错但太占空间
- 萤石光效:深夜看起来像核辐射包子
- 最终方案:用屏障方块+粒子指令,但需要OP权限
3. 葱花的哲学困境
真实包子的葱花是陷在肉馅里的,但游戏里这么做会导致:
方案 | 问题 |
绿色混凝土 | 像发霉斑点 |
染色玻璃 | 透视穿帮 |
仙人板 | 厚度超标 |
最后发现地毯方块的厚度最合适,用/locate指令批量替换颜色时手抖把整个地图染绿又是另一个故事了...
四、让包子"活过来"的小心机
完成静态建造只是开始,这些细节让路过的小伙伴都会"哇"出声:
1. 动态蒸汽效果
通过循环指令让粒子效果呈现脉冲式喷射,模拟蒸笼揭盖时的爆发:
/particle minecraft:cloud ~ ~1 ~ 0.2 0.1 0.2 0.02 10
关键是要把速度参数控制在0.02-0.05之间,太大会像火山喷发,太小则像漏气的热水壶。
2. 环境互动设计
- 在包子底部隐藏压力板
- 踩上去触发"烫伤"音效
- 配合短暂的火星粒子
这个设计导致我们服务器里出现了专业碰瓷党,专门蹲在包子旁边骗新人去踩。
3. 光影的魔法
在Resource Pack里调整了:
- 包子顶部增加15%环境光遮蔽
- 褶皱处添加0.3px的软阴影
- 肉馅部分提高5%饱和度
这个改动让整个作品从"像包子"变成"想咬的包子",虽然某个更新后光影失效,又折腾到凌晨四点。
五、你可能不需要的冷知识
在查阅《中国传统面点工艺》和《像素艺术创作指南》时,发现些有趣的东西:
- 现实包子褶皱通常是16-22个,但偶数褶皱会引发强迫症不适
- MC的白色陶瓦在月光下会泛蓝,需要额外补光
- 肉馅的肥瘦比例用深棕/浅棕方块7:3混合最开胃
窗外鸟叫的时候,我正把第37版作品发到服务器群里。建筑大佬回了个"蒸笼缺个藤编纹理",我默默把咖啡杯砸在了Ctrl+Z键上——这大概就是像素艺术的魅力吧,永远差那么一两个方块就能完美,但永远停不下调整的手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