蛋仔派对定格模型制作指南:从零开始的手工狂欢
凌晨两点半,我第N次把热熔胶枪戳到手指上,看着桌上歪歪扭扭的蛋仔模型突然笑出声——这玩意儿简直比我家猫绝育时挣扎得还厉害。但当你真正做出会眨眼的蛋仔那刻,所有暴躁都值了。下面这些血泪经验,或许能让你少走点弯路。
一、材料准备:别学我拿鸡蛋壳凑数
第一次做的时候,我异想天开用真鸡蛋壳当模具,结果在超市打了十二个鸡蛋还被大妈当成变态。其实专业材料根本不难找:
- 造型主体:300g超轻粘土(别买杂牌,会裂得像干旱的河床)
- 骨架:20号铝丝(文具店那种软趴趴的铁丝会当场表演骨折)
- 细节工具:牙科探针套装(比专业雕塑工具便宜80%,掏耳朵的棉签也能应急)
- 上色:丙烯颜料+哑光保护漆(某品牌「会呼吸的漆」纯属智商税)
耗材 | 平替方案 | 翻车预警 |
旋转展示台 | 微波炉转盘+螺丝钉 | 转速过快会甩飞零件 |
微型电钻 | 缝衣针+打火机加热 | 可能把模型烫出酒窝 |
二、骨架搭建:比给猫剪指甲还难
上周帮邻居小孩做的骨架,现在还在她家冰箱上挂着当抽象艺术。关键是要掌握「三点悬停」:
- 髋关节用8字形缠绕法,像系运动鞋带那样交叉绕五圈
- 颈部预留2cm活动空间(别问我怎么知道卡死有多蠢)
- 脚掌铁丝末端弯成鱼钩状,后期插进粘土能稳如老狗
记得戴手套!有次我徒手拧铁丝,指纹解锁失灵了整整三天。
三、塑形阶段:当个没有感情的捏脸机器
凌晨四点盯着教程视频,发现博主用牙线切粘土薄片时,我对着餐巾纸盒发了十分钟呆——原来这就是世界的参差。
1. 身体塑形玄学
先搓个鸭蛋大小的球,在桌上垂直摔打七次(别问原理,民间偏方比量子力学还玄)。然后用拇指从底部往上推,顶部会自然形成可爱的尖尖。
2. 五官定位邪术
把脸部分成九宫格:
- 眼睛在横向中线往上1mm(低0.5mm就会变成厌世脸)
- 嘴部占下半区1/3,嘴角要先下垂后上扬画成「~」形
- 腮红用眼影刷蘸色粉,转圈时默念「三轻一重」口诀
四、定格动画:让模型社死现场动起来
用手机支架拍200张照片后,我悟了:所谓流畅动画,就是让模型在1秒内经历24次社会性死亡。
动作类型 | 关键帧技巧 | 人间真实 |
跳跃 | 压扁身体帧+腾空帧1:3 | 实际要拍30次「坠机」 |
眨眼 | 上眼皮下移2/3停5帧 | 总有一只眼闭不上 |
灯光用台灯+硫酸纸DIY最省钱,有次我拿冰箱照明灯补光,模型影子在墙上跳起了钢管舞。
五、那些年我交过的智商税
「速干粘土」晾了三小时还是橡皮泥质感;「纳米胶」粘的零件比异地恋分手还快;最绝的是某宝「蛋仔专用工具」,拆开发现就是五根不同颜色的牙签...
现在窗台上那排歪瓜裂枣的蛋仔,倒成了记录成长的另类相册。最后一个总在凌晨掉脑袋的粉色蛋仔,被我偷偷塞进了准备告白的礼物盒——反正她也不知道原型应该长什么样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