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师鉴宝活动常见问题全解
最近陪家里老爷子参加了几场鉴宝活动,发现好些藏友都带着满肚子疑问。我特意整理了二十几个现场高频问题,还找《中国民间收藏年鉴》要了些数据,咱们用大白话聊聊这些门道。
一、鉴宝前必须知道的事
1. 哪些东西不能带来鉴定?
上周在杭州鉴宝会就遇到个大叔抱来半人高的青铜器,结果被保安拦在门外。按照《文物拍卖管理办法》,这几类绝对禁止:
- 出土文物(带明显土沁的)
- 国家三级以上文物
- 象牙、犀角等濒危物种制品
2. 鉴定证书长啥样?
正规证书 | 山寨证书 |
带CMA认证标志 | 只有机构logo |
鉴定师手写签名 | 打印体签名 |
附检测仪器数据 | 纯文字描述 |
二、现场最让人纠结的问题
1. 估价为什么忽高忽低?
去年北京拍卖会上有个青花碗,专家现场估80万,三个月后拍出210万。这里头门道在于:
- 市场行情波动(像现在明清瓷器涨得猛)
- 藏品保存状态(有个缺口价格就能腰斩)
- 专家专攻领域(瓷器专家看书画可能走眼)
2. 民间传说靠谱吗?
总听人说"银元吹口气能响就是真的",其实现在高仿品能做到九成相似。更靠谱的土方法是:
- 看边齿:真币齿痕深浅不一
- 称重量:袁大头标准26.6克
- 测硬度:真银用牙咬会有浅痕
三、鉴宝后的注意事项
1. 证书怎么查真伪?
上个月帮邻居查证书,发现官网域名多打了个字母。正规查询渠道应该是:
- 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
- 省级收藏协会官网
- 机构官方微信公众号
2. 藏品保管小窍门
字画最怕的不是虫蛀而是光照!故宫修复师教我个土办法:
- 檀木箱放花椒防虫
- 绢本书画要定期舒展
- 青铜器别用报纸包
最近天气转凉,正是保养藏品的好时候。要是您家里也有老物件,不妨趁着秋高气爽拿出来透透气。下次鉴宝会听说在元旦前后,记得提前备好要鉴的宝贝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