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阳师其他角色建模: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凌晨三点盯着电脑屏幕改模型的时候,突然意识到一件事——大家讨论阴阳师建模总是围着SSR打转,但真正让这个游戏活起来的其实是那些"配角"。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些容易被忽视的角色建模,保证有你从来没注意过的彩蛋。

一、N卡角色才是技术试金石

说真的,做华丽的大妖建模反而简单,难的是把灯笼鬼、涂壁这些看起来简单的角色做出灵魂。网易的美术团队在2019年开发者沙龙上透露过,N卡的平均面数其实比SSR少30%,但动画帧数要求反而更高。

  • 灯笼鬼的火焰特效:用了三层粒子叠加,最底层是静态贴图,中间层用顶点着色器做扭曲效果,表层才是动态粒子
  • 涂壁的"蠢萌感":故意把转身动画做得笨拙,模型重心比实际位置低15%
  • 天邪鬼绿的舌头:这个很多人没发现,战斗时舌头会根据攻击节奏有微小颤动,用了骨骼绑定+物理引擎双重驱动

R卡里的技术彩蛋

角色 隐藏技术 出现版本
山兔 坐骑与角色独立碰撞体 1.0
萤草 蒲公英粒子跟随手机陀螺仪 1.4
椒图 贝壳开合时的水面折射效果 2.1

二、SR卡才是细节狂魔

阴阳师其他角色建模

说实话,SR卡的建模精度经常超过SSR。比如2020年更新的星熊童子,衣服上的金属饰片每个都是独立建模,这在当时的手游里简直奢侈。

几个经典案例:

  • 鬼使黑的锁链是实时物理演算的,拖动时有重量感
  • 樱花妖的花瓣飘落轨迹用了柏林噪声算法,每个花瓣路径都不同
  • 吸血姬的翅膀膜质部分会随着呼吸轻微起伏,这个效果后来用在了大岳丸身上

最绝的是清姬,蛇身移动时的肌肉收缩效果参考了真实蟒蛇的运动方式。美术组当时专门去动物园拍了三个小时的素材,结果用在游戏里就几秒钟动画,这种偏执狂精神真的服气。

三、那些被低估的联动角色

很多人觉得联动角色就是换皮,其实恰恰相反。陆生和犬夜叉的毛发系统比游戏原生角色复杂得多——每平方厘米多加了20根毛发贴图,为的就是还原动漫质感。

有个冷知识:卖药郎的建模面数比同时期的玉藻前还高,主要消耗在那把随时变形的退魔剑上。武器形态切换时其实有0.3秒的过渡动画,只是太快了很少有人注意。

特殊材质运用

联动角色最爱玩材质实验:

  • 鬼灯的狼牙棒用了次表面散射技术,模拟半透明角质层
  • 杀生丸的铠甲金属部分有动态锈蚀效果,随时间推移会产生细微变化
  • 阿香的旗袍用了程序化纹理,远看是丝绸近看能看到织纹

四、式神皮肤里的门道

说个暴论:有些皮肤的建模质量比原皮高两级。比如2021年"雪覆闲情"系列,雪童子的冰晶特效完全重做了粒子系统,融化效果参考了迪士尼的Frozen技术白皮书。

阴阳师其他角色建模

最近发现的细节:

  • SP皮肤的角色阴影精度比普通皮肤高20%
  • 典藏皮肤会多一组面部表情骨骼,所以做表情更细腻
  • 部分限定皮肤的布料物理参数调得更敏感,比如不知火"蝶步韶华"的袖摆飘动幅度更大

写到这里天都快亮了,突然想起八百比丘尼的"沧海一粟"皮肤。那个海浪特效是先用流体模拟软件做出基础动画,再手工逐帧调整的,光测试版本就废了十七稿。有时候觉得玩家可能永远不知道这些藏在代码里的执着,但正是这些看不见的细节让整个平安京有了温度。

关键词阴阳师那些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