蛋仔派对录视频加说话的野路子指南
凌晨3点,我第18次重看自己录的蛋仔派对视频,发现一个致命问题——明明操作骚得飞起,结果全程静音像个哑剧。这不行啊!今天必须把「边玩边解说」这技能给整明白了。
一、先搞清楚你要哪种效果
半夜蹲厕所刷教程时发现,原来录视频加说话分三种流派:
- 实况解说流:像老番茄那样边玩边嚎叫,适合整活型玩家
- 后期配音流:先默默录完再补解说,适合容易嘴瓢的新手
- 鬼畜混剪流:需要同时录游戏声和人声,适合做二创的
我试了下第一种,结果开局30秒就破音,邻居差点报警...
二、手机党的土办法
用手机玩的穷鬼们(比如我)可以这么搞:
1. 系统自带录屏
安卓机长按「电源键+音量上键」会触发祖传录屏功能,iPhone更简单直接控制中心点录制。但有个坑——很多机型默认不收录麦克风声音!得这么设置:
手机类型 | 开启方法 |
小米/红米 | 下拉状态栏长按录屏图标→勾选「声音来源」 |
华为 | 设置→辅助功能→快捷启动→录屏时麦克风 |
iPhone | 控制中心重压录屏按钮→开启麦克风 |
2. 第三方APP补救方案
要是手机太古董不支持收声,只能祭出B计划:
- 用录音笔或另部手机录解说(同步时记得喊「3、2、1」打板)
- 后期用剪映把两段音频对齐,亲测误差能控制在0.5秒内
上次我拿电饭煲计时器打板,结果剪视频时发现...这玩意走时比蜗牛还慢。
三、电脑玩家的专业玩法
用模拟器在电脑上玩的土豪看这里,推荐这套零成本方案:
- OBS Studio录游戏画面(开源软件永远的神)
- Audacity单独录人声(防止紧张咳嗽把整段废掉)
- 耳机麦克风二合一设备(避免音箱回声形成鬼畜循环)
重点说下OBS设置:
- 来源里添加「游戏捕获」和「音频输入捕获」
- 比特率建议设4500Kbps(1080P画质不糊的关键)
- 记得勾选「混音器」里的麦克风小喇叭
别问我怎么知道没勾小喇叭的痛...录了2小时发现只有游戏声,当场表演胸口碎大石。
四、那些没人告诉你的细节
经过7次翻车实验,总结出这些血泪经验:
1. 降噪是刚需
我家窗外总有只发情的野猫,用Adobe Audition的降噪器处理后,观众都以为我住录音棚。具体操作:
- 截取一段纯环境噪音样本
- 效果→降噪/恢复→捕捉噪声样本
- 应用20%-40%的降噪强度(调太高会变机器人)
2. 嘴瓢拯救方案
解说时把「超级翻滚」说成「超级番薯」怎么办?两个补救招:
- 在错误处插入「故意口误」字幕(观众会以为在玩梗)
- 用「砰」的音效盖住口误部分(参考B站鬼畜区祖传手艺)
3. 音量平衡玄学
游戏声音和人声打架的问题,推荐用Loudness Normalization功能(达芬奇/PR都有)。原理是让所有片段达到-16LUFS标准,避免观众被突然的鹅叫吓到摔手机。
五、懒人必备装备清单
最后分享我的乞丐版设备(总预算<300):
装备 | 型号 | 价格 |
麦克风 | 联想UC30(二手) | 89包邮 |
防喷罩 | 奶茶杯剪洞+丝袜 | 0元(别问怎么来的) |
支架 | 挂衣架+橡皮筋 | 血赚 |
现在每次录视频前都要先给窗外的野猫投喂火腿肠,不然它总在我解说关键处嚎叫。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「内容创作生态链」吧...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