折腾了一整晚,我终于搞懂了电玩模拟器上的《我的世界》
凌晨三点半,显示器蓝光打在泡面桶上,我第18次尝试用PSVita模拟器加载《我的世界》基岩版。手柄突然震动时,差点把可乐打翻在键盘上——这玩意儿居然真能跑起来!
为什么要在模拟器玩MC?
去年我表弟用学校电脑室的淘汰主机,愣是在Wii模拟器里搭出了等比缩放的学校模型。当时我就惊了:在非原生平台运行MC的魔改潜力,远比想象中可怕。
- 怀旧党:用PSP实体机重温2014年的携带版
- 硬件测试
- 邪道玩法:利用3DS模拟器的陀螺仪漏洞卡进基岩层
主流模拟器性能实测
平台 | 推荐模拟器 | 平均帧率 |
PSVita | Vita3K | 22-45FPS |
Nintendo Switch | Ryujinx | 取决于shader缓存 |
注意看Ryujinx的数据栏!这玩意儿吃显存像饿鬼投胎,我GTX1660加载光影时风扇转得像是要起飞。但凌晨两点成功加载BetterRTX光影那刻,显卡啸叫都成了胜利BGM。
那些官方不会告诉你的坑
上周三我蹲在Reddit的模拟器板块扒到个冷知识:基岩版在模拟环境会产生幽灵区块。具体表现为:
- 用Xbox360模拟器时,沙漠神殿宝箱可能刷新在Y=300处
- 3DS版村民交易会随机重置
- PSVita版本末地折跃门有5%概率不生成
这破事折磨了我三天。后来发现是模拟器内存分配的问题,手动调整虚拟内存到4096MB才解决。现在想想,当初该听Dolphin模拟器开发日志里的建议——有些bug真不是靠重启能搞定的。
存档迁移的暗雷
去年用Citra把3DS存档导到PC时,所有命名牌生物全变成了僵尸村民。查了MCPEDL论坛才知道要先用NBT编辑器修改实体标签。现在我的操作流程已经变成这样:
- 用Checkpoint导出存档
- 运行Python脚本转换地图版本
- 手动校对生物群系ID
有次半夜忘记第三步,整个存档变成粉红色蘑菇岛。别说,还挺适合建童话城堡的...
让人又爱又恨的控制器适配
真正要命的是操作体验。原版Switch的Joy-Con在模拟器上就是个灾难:
- 右摇杆灵敏度比现实高30%
- ZL/ZR键程检测不稳定
- 体感射击永远偏右15度
后来我发现了社区魔改的控制器配置文件。把死区调整到12%,再映射背部按键为快速合成,现在用PS5手柄玩Java版比键鼠还顺手——虽然第一次设置花了整整六小时。
窗外鸟叫了。咖啡杯底积着未溶解的糖粒,屏幕上Vita3K又闪退了。但看着模拟器里那个用PSV触控板搭建的微缩城市,突然觉得这些折腾都值了。毕竟在代码和硬件的夹缝里,我们找到的每个方块都是真实的快乐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