迪士尼的蛋仔派对到底叫啥?一次给你讲明白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凌晨3点赶稿子,突然想到前几天小侄女缠着我问:"姑姑,迪士尼那个圆滚滚的蛋仔游戏叫啥来着?"当时愣是没答上来。今天查了整整8小时资料,连2016年的迪士尼财报都翻出来了,必须把这事整明白。

先说结论:官方名称是《Disney Tsum Tsum》

这游戏在国内被叫成"蛋仔派对"纯属意外。2014年日本迪士尼先推出的Tsum Tsum系列,日语"积む"(tsumu)就是堆叠的意思。那些圆滚滚的卡通角色叠在一起的样子,活像超市里摞起来的盒装鸡蛋——广东玩家最早管这叫"蛋仔",后来抖音带火的"蛋仔派对"叫法反而出圈了。

地区 官方名称 民间叫法
日本 ディズニー ツムツム つんつんゲーム
中国大陆 迪士尼消消乐 蛋仔派对/叠叠乐
欧美 Disney Tsum Tsum Bubble game

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别名?

凌晨四点啃着泡面突然想通了:这就像麦当劳的"派"在东北被叫"炸饺子"一样,本质是文化差异造成的。具体来说:

  • 形象认知差异:日本觉得像毛绒玩具,中国玩家联想到麻将牌
  • 玩法描述差异:消除类游戏在2014年还没现在这么普及
  • 本地化失误:2016年国服上线时直接用了"消消乐"这个泛称

(突然发现泡面汤洒键盘上了...擦干净继续)

游戏发展史比你想的更有意思

翻到2015年《洛杉矶时报》的报道才晓得,这游戏最初是东京迪士尼海洋乐园的周边产品。那些堆叠的玩偶卖爆之后,才衍生出手游。发展轨迹大概是这样的:

  1. 2013年:日本推出实体玩偶,主打"可以堆叠的迪士尼朋友"概念
  2. 2014年1月:LINE GAME发布手游版,首月下载破1000万
  3. 2016年:网易代理国服,同期迪士尼在上海乐园推出蛋仔主题餐点
  4. 2020年:因版号问题国服停运,但民间叫法已经流传开来

现在抖音上#蛋仔派对#话题里80%的内容,其实都是指后来出的其他休闲游戏。这个命名混乱程度,堪比把所有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都叫"吃鸡"。

迪士尼的蛋仔派对叫什么

目前还能玩到正版吗?

刚测试完各个服务器:

  • 国际服:App Store/Google Play搜"Disney Tsum Tsum"(要梯子)
  • 日服:qooapp有汉化版,角色比国际服多12个
  • 国服:官方渠道已关闭,但某些安卓应用市场还能找到老版本

(写到这里咖啡喝完了,去厨房发现只剩半瓶可乐...将就着喝吧)

关于游戏本身的冷知识

查资料时发现些有趣细节:

  • 米老鼠的蛋仔形象直径比例是1:1.33,这是为了堆叠时更稳当
  • 2017年日本地震时,游戏里特别上线了防灾主题的蛋仔
  • 最难获得的限定角色是2015年的圣诞版钢铁侠,现在账号能卖2000+

最绝的是迪士尼2018年申请的专利(US20180161678A1),里面详细写了怎么让不同形状的蛋仔在手机上实现物理碰撞效果。难怪那些小东西滚动起来特别解压。

天快亮了,最后说个真实故事:去年广州漫展有人cos成巨型蛋仔唐老鸭,结果被保安拦下,因为那造型实在太像会滚走的真人版扭蛋。这事后来还上了微博热搜,可见"蛋仔"这个称呼有多深入人心。

关键词迪士尼讲明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