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月十五的晚风里,巷口的红灯笼晃得人心里暖洋洋的。记得去年元宵节,社区办的猜灯谜活动差点冷场——主办方把谜面全挂在三米高的架子上,大爷大妈们仰着脖子猜谜,还没猜两题就嚷着要回家贴膏药。这事儿让我深刻意识到:办场成功的灯谜会,真不是挂几个灯笼写几个谜语那么简单。
一、灯谜活动的千年基因
南宋《武林旧事》记载,临安城的元宵灯市会把谜语贴在纱灯上,"任人猜度,中者以墨渍抹其字"。这传统传到今天,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园每年仍会准备2000多个手写灯谜,工作人员说最受欢迎的永远是谐音梗谜语,像"伞兵打一成语"(答案:一落千丈)这类题目,能让游客笑得直拍大腿。
1.1 活动准...